想想看吧,龙朔年间的官职改名到如今是七八年,又不是乾封泉宝行的八个月,哪里是能这么快就消除掉早前的影响。
好在陛下对于天后协助执政这件事倒是没有多加插手,尤其是她为了应对灾情而提出的种种建议都予以默许。
自铜匦设立于各州后,倒是有朝臣觉得,匦使院
的出现显然是让天后的权柄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增强,对于陛下来说多有不利,有几封弹劾的奏表送到了李治的案头。
结果被李治以一句“诸卿可会求雨消灾”的话给驳斥了回去。
相比之下,更让这位天后为难的,便成了子女的教养问题。
阿菟向来主意很多,也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立身班底,倒是让她比较放心。
但其余几个……
太子在临行洛阳之前曾经前来和她道别时,虽然并未在话中明言,却分明对她这个母亲的“偏私”有所不满。
让她不由在想,是不是这数年间,因为他的太子位置过于稳固,李治的其他儿子都无法对他产生威胁,天子又时常不能打理朝政,让这个孩子生出了天下已在他掌中的错觉。
也让他原本就不如妹妹的政治头脑,在这等过于平顺的环境里,变得越不知所谓。
武媚娘虽然没有当场对他做出什么训斥举动,心中却已盘算起了是不是该当给太子专门上一课,或者用点什么办法,再将他身边的有些人给驱逐出去,以免将太子给带坏了。
但方今天下民生不安,显然不是她有空教育太子的时候。
至于另外两个儿子,也都不是什么省心的玩意。
李贤自从雍州赈灾回返后,便又过起了只当甩手掌柜的富贵闲人生活,明明有着个聪慧非常的头脑,却自打早年间阿菟给他展示了不少新鲜玩意后,就没个正形。
李旭轮就更不用说了!
这混账玩意别的没学会,居然学会了教唆妹妹离家出走,让年仅七岁的太平去找自己的姐姐玩。
天知道在她获知这样的消息之时,应当拿出什么反应来。
若非近来事务繁忙,她本该更早一点因为要将女儿从母亲的府上接回来而觉此事,结果愣是让这几个孩子将事情隐瞒到了安定送信回来的时候。
不过或许,她也应该庆幸此事被隐瞒了那么久,否则若是先将找人之事闹大,还不知道会不会让杨老夫人受到一番惊吓。
但即便事情都朝着顺利的方向展了,武媚娘还是觉得,该当让旭轮长长记性。
阿菟只是起到了个榜样的作用,怪不了她。
太平年纪还小,又不像阿菟那么早熟,不知道这等贸然离宫的后果,也不太好怪她。
但李旭轮就不一样了。
妹妹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难道不知道吗?
阿菟在信中说的没错,现年也有十二三岁的李旭轮是该开始多承担一些责任了,尤其是在朝堂上的事务,就该当趁着现在年轻、可塑性强,好好打个底子。
北方的突厥阿史德部虽然认了这个朝廷敕封的单于大都护,却显然并不觉得一个如此年幼的亲王能带来何种威慑。
此次天灾之中连更为弱小的契丹大贺氏部落,都觉得大唐和善可欺,悍然起叛乱,焉知突厥不会有此等想法。
此外,就算姑且不管突厥,作为天后之
子,李旭轮也合该多承担起一点责任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关于协助妹妹跑路这件事,武媚娘虽然没让李旭轮挨一顿打,让他写个检讨反思反思,却让他的课业被加重了不止一点。
桑宁努力克制了一下脸上的笑意,答道:“我刚才到周王那里去的时候正好听到他在和伴读说,早知道他就跟着太平一起跑算了,反正他也年纪小,上面还有两个兄长。”
“而且……怎么说都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法不责众嘛。”
武媚娘:“……他还觉得自己挺有理的?”
“那行,去跟他说——”
武媚娘抬手一指:“英国公的长孙李敬业在跟着阿菟前往辽东的时候,做的头一件事是砍树,还起码砍了半年。他若想跟着阿姊学出点本事来,总不能连英国公的孙子都比不过。给他多加一门砍树的课程,免得往后丢脸丢到外面去。”
也正好用这等方法打熬打熬小儿子的脾性,让他千万不要和他大哥一般,觉得上有天皇天后撑腰,什么东西都是理所应当且唾手可得的。
在下达了这条对于李旭轮来说有若噩耗的指令后,武媚娘的目光又不免有些走神。
她对李旭轮的这通教训,或许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放纵太平出门,也因为李敬业对于周道务和周季童的弹劾,让临川公主近来的面色并不太好看。
武媚娘在劝说她放宽心态的时候,几乎是下意识地说出了一句话,说的是,她若是觉得培养儿子不成,便好好栽培女儿算了,说不定便如许敬宗一般,能将女儿送去阿菟面前做个伴。
只是她无法确认,这话到底只是在安慰临川公主,还是也在她自己的心中产生了波澜。
当她一面加重了儿子的课业时,她一面又在想,若是阿菟便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会不会她今日的烦恼会少掉很多,毕竟人人都知道安定公主在文治武功上的本事,是否足以做到安邦定国。
可是谁都知道,天皇天后的继承人选择,与宰相的继承人选择,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就算她真觉得安定比起弘儿更适合做这个太子,也是一句绝没有条件说出口的话。
除非……除非方今天下大权已彻底不在天皇的手中,而在天后的掌控之下。
但这又如何有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