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生聽完翻譯後,連連作揖,「神仙們,我們李家村目前有28戶,有113口人。昨日上仙過來,帶走了六婦人,十一個孩童,如今村里還剩96口人。」
這話一出,倒是讓穿越眾刮目相看。李長生雖是里正,但因百年戰亂,人才凋敝,眼下許多村裡的里正都是目不識丁的。沒有讀過書的人,卻能將村裡的人算得清清楚楚的,這人不光有些天賦,還很用心啊。
「那也得做個登記條子。」
陶景按下驚訝,道:「等會按條子領東西。汁源由扣摳群,以污二貳期無兒把以整理更多汁源可來諮詢一戶派一人,領過後,便將條子交上來,如此便不會出錯了。」
趙璋在一旁細細聽著,待聽完這安排,心裡也是佩服。
這夥人做事頗有章法,哪怕不懂格物學,就這本事也能為國棟樑的。
一切安排妥當後,陶景跟人去做登記,發放領取條,而李躍則帶著人開始卸貨。
土豆、玉米、大米、胡蘿蔔、雞蛋、鹽、肉糜等物從車上被搬了下來。
品種不算多,可對這些古人來說卻是異常豐富。趙璋也沒想到神仙救濟會有這麼多東西,尤其當他看到那個光滑袋子上寫著「精製食鹽」後,手都顫了下,有些不敢確定地靠近陶景,問道:「陶先生,那可是食鹽?」
陶景點頭,「是啊,怎麼了?」
「你,你們那邊救濟災民還給鹽?」
趙璋眼睛瞪得老大,手也不由自主地比畫了起來,「精鹽,精鹽啊。是下官想的那種精鹽沒?沒雜質,還比較白。這樣的鹽,你們也用來救濟?」
「人不吃鹽沒力氣幹活的。」
陶景知道古代鹽精貴,但是這玩意在現代不值錢,而且市場裡的鹽太多了。天知道調味區的人是囤了多少貨,清點出來,就市場那些鹽夠他們幾千人吃上幾百年的。這多鹽不拿出來用,留著做什麼?
而且萬淘上一斤鹽的批發價為四毛,不夠了再買就是了。他們早已盤算好了,用鹽來購買一些大昭能購買到的物資,這樣反而能節省支出。畢竟,鹽在古代可是硬通貨,尤其是這樣的精鹽。
「那,那換點粗鹽就行了。」趙璋一臉心疼,「不是下官小氣,而是這好的精鹽若給鄉民吃……」
話還未說完,便見附近的神仙都齊齊望了過來,那眼神,讓他直接哆嗦了下,忙解釋道:「聖人講究平等,這個下官曉得的。只是一斤精鹽能換三斤糧食,五斤粗鹽,若是把這些鹽去市場上換成粗鹽和糧食,也能多救濟一些百姓。」頓了頓又連連道:「下官絕對不是聖人想的那樣,覺得農民不配吃精鹽,只是……」
「趙縣令。」一向嬉皮笑臉的陶景忽然正了臉色,「你們的粗鹽我亦見識過,多有雜質。隔離時,孟通判也說過,有人因食粗鹽而死。這說明粗鹽提煉、過濾不到位,裡面是有一些毒物的,這樣的鹽給人吃是害人。不過你們的難處我也知曉,聽孟通判說,軍中尚在用醋布,你看著覺得心疼,我也能理解。但是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如果我們不善待農人,國家又怎能富強?以後這話千萬別說了,要你在市場裡這樣說,保准有人會罵你。」
陶景這話不是危言聳聽。別看市場裡的攤主生意都做得很大,但柏家塘成立之初便是以附近農民為班底的。而且他們跟農民打交道很多,知道農民的辛苦,所以這話要在市場說,搞不好就要被人懟了。
趙璋連連點頭,「多謝陶先生指點,下官記著了。」他說著又小心翼翼地看了陶景一眼,陶景知他在想什麼,抬手拍了拍他肩膀,道:「飯要一口口吃,眼下搶種糧食最重要,得讓百姓先吃飽肚子。」
趙璋心領神會,忙道:「是,下官知道了,多謝先生。」
陶景笑了笑,也不再多說什麼。
那一邊,物資發放已開始了。村民們倒也乖覺,讓排隊便排隊,也沒人爭吵,服從性之好,讓現代人都覺得驚訝。
「百姓太苦了。」
曾政嘆氣,「只要給口吃的,便能將命賣給你。聖人,這就是我們現在過的日子。」
他這一聲解釋充滿了無奈和心酸。言語簡短,卻描述出了這個世界最為殘酷的部分。
「土豆兩個月就能收穫。」王雯雯道:「只要熬過這兩個月,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別喪氣,只要咱們大家齊心協力,就沒有熬不過去的難關!」
「怎麼忽然燃起來了?」
李躍看向王雯雯,「不過你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我很喜歡。這兩天,大家有些太喪了。」
「這樣的貧困誰見了不喪?」王雯雯做了個鬼臉,「也就你這木頭不喪。」
李躍側過頭,「想太多沒用,還是快幹活吧。」
因著村民配合,發放很順利。
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每戶人家可以領到1o個雞蛋、十斤土豆、一斤鹽、三斤米、五斤玉米、三斤胡蘿蔔、一斤菜乾、一斤肉糜。如果人數在三口以上的,每多一口人便多給兩斤土豆。
物資發放完畢後,大家便又往下個村趕去。
李長生帶著村民送到村口,看著遠去的車隊,遙遙跪拜,心裡為神仙們祈禱著。
看見神仙吃東西,他便知道他們不是神仙了,但這又有什麼關係?活這麼大,沒人這麼關心過他們,所以這群人就是他們心裡的神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