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嫿忙給他夾了筷子菜,「來,吃點菜壓壓。」
從酒樓出來,關越帶著兩人去了衙門一趟。
縣衙的人事構造,和朝廷如出一轍,朝廷里有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這六部,縣衙則有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管理這六房具體事務的人乃是主簿。
主簿和縣尉,相當於縣令的左右手,一文一武。
若要辦理戶籍,找主簿打點一下,這個事兒就能很容易辦成。而關越跟主簿關係還不錯,平時也會約著喝點小酒啥的。
聽關越說要給一個「親戚」辦理戶籍,順便還塞過來了一張銀票時,姓張的主簿立馬二話不說,將管著戶房具體事務的領官叫來,將事情吩咐了下去。
領官看了裴寂一眼,再聽關越將他的身份介紹了一遍之後,回去搗鼓了一會兒,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就將一張嶄的戶籍拿來了。
戶籍又叫戶帖,用紙長一尺三寸(約43。3厘米),寬一尺二寸(約39。9厘米),邊緣綴有一圈花卉作為裝飾。
中間部分是戶帖的主要內容,寫有該戶的鄉貫、丁口、名歲、事產、住址等信息。
每一份戶帖,都要一式兩聯,一聯叫做籍聯,次一聯叫做戶聯。
前者要交給官府留底,好方便需要的時候進行查看,有時候還需要進行更改,比如成親生子添了人口,戶籍上都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這個戶籍,也是國家收稅的具體依據。
戶聯則交給百姓自己拿著,而在籍、戶二聯之間的騎縫處,還要印下字號以作為堪合之用。
最後戶房這邊還要在騎縫處蓋上印章,每聯恰好各留半個印。
這樣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為造假的可能。
畢竟戶籍好造假,但是騎縫處的字號以及印章卻是無法輕易造假,就算造了假,跟縣衙里留的籍聯對不上也是白瞎。
除非能將縣衙戶房裡的印章也給偷來。
但若有將印章都偷來的能耐,何必還要造假呢。
裴寂上戶口用的是「霍康」這個名字,「霍」是他母親的姓,「康」則是他的小名。
住址信息則是填的薛嫿剛到手的那座宅子。
如今戶口上就他一個人,戶籍內容填起來也簡單,所以領官很快就弄好了,籍聯拿回去存檔,戶聯交給他。
如此,他不再是黑戶了,而是有了正式戶口的人。
以後無論是買賣還是去參加考試,都沒有妨礙。
關越對張主簿笑道:「改日我請客,請大傢伙兒到迎仙樓搓一頓。」
張主簿哈哈笑著:「好說好說。」
關越將薛嫿二人送出縣衙,薛嫿轉過身來,「等我將青雲巷那邊的宅子收拾妥當,就親自下廚做頓大餐,到時還請關大哥賞臉。」
「一定。」
關越目送薛嫿和裴寂離開,見兩人交握在一起的手,臉上笑容漸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