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老蒋,是因为得罪了副主任,所以被开了。
小伙子告诉苏宁,纺织厂又上了一条新的生产线,生产一批之前的面料,说是这种面料其他地方卖的很火。
最近到纺织厂来买残次品的人多了一些,小伙子说他给苏宁都是最低价,因为其他人和他不投缘。
苏宁感觉来纺织厂的人确实多了一些,就她在等赵云的期间,就碰到两个来淘货的人。
而且,听小伙子说,厂里专门从其他地方请调来一个调试机器,培训职工的能人。
最近,厂里的残次品明显下降了,苏宁来了两次,都没有现新的面料堆积。
看来货源这一块,要想其他的方法了,纺织厂这里不是长久之计。
赵云有次开三轮车去了县城,正好碰到赶集,纱的头花他卖五元一个,普通的头花三元一个,结果一抢而光。
这下打开了他们销售的大门。
赵云和陈兴瑞专门开始赶集,哪里有大集就去哪里。
陈兴瑞挣钱以后也去废品收购站,淘了一辆二手的三轮车。
赵云给他换了一些零件,又给上了机油,就和新的一样好用。
每次两人就拉几大包去赶场,每次都能卖光。
王玉琴还是去东城售卖,王玉欢就和杜丽在家里缝制。
省城里卖头花的人多了很多,包括王玉琴去的东城,都已经有了竞争者。
只是因为她带去的花色多,所以她的生意还可以。
王玉琴将纱的放在一堆卖五元一个,将亮色的好卖的一堆卖三块一个,剩下什么黑色的蓝色的这些暗沉的堆在一起卖两元一个。
她还提出,如果买纱的头花买上两对,送一个黑色或者蓝色的头花。
这下,纱的头花买的人明显多了,因为家里始终都有小女孩,或者表妹或者侄女,送的那个可以自己带,也可以给家里长者戴。
苏宁很赞同这种销售方式,省城的竞争大,唯有营销手段走在别人的前面才能赢。
区县暂时还没有竞争对手,赵云他们还是按照以前的价格继续卖。
半个月的时间,墙角的碎布头已经被消耗完了,只剩下苏宁要求留下的白纱。
所以苏宁专门去找来鲜艳的的确良花布,的确良现在还很风靡。
这个做头花还是可以卖起价。
纱的头花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因为没有面料只有存货销完就卖其他的。
王玉欢对苏宁进很多毛线很好奇,“苏宁姐,这些毛线你打算怎么做?”
苏宁拿起晴纶的毛线,“这种材质是晴纶的,打成毛衣穿容易起静电。”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用晴纶的毛线来缠胶圈,这种不用缝纫机,直接上手就可以。”
苏宁给她示范了一下,用毛线给缠了一个红色的。
“哎,还挺好看的呢。”王玉欢惊喜的看着。
“我算了一下,如果用毛线缠,大概成本在一毛左右,加上人工费场地费,最多三四毛,我们拿来卖一块或者八毛都有赚。”
“还有一种,更好看,就是要复杂一点,需要用上钩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