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前唐灭亡之后,虽然是天下大乱,但是经过一番博弈,南方各国先后进入了安定期,北方中原之地在大唐复兴之后,也开始恢复生产,走向稳定。眼看大唐已经灭了蜀国,接下来就要统一天下了。却不曾想,一介妇人为了谋求自己的私利,擅杀大将,竟然扰的刚刚安定的蜀地再次乱了起来。
蜀王王衍虽然有意恢复,此时却是心有余而力不逮。云南的杨干贞虽然允许他招募流亡的蜀人,可是却并不给他供给粮草,而是给他划了一片地,让他和自己的五百蜀军自生自灭。李旻虽然理论很强,但是练兵却不是他的强项,而且杨干贞还需要李旻随时给他出出主意,所以,李旻被杨干贞留在了太和城。没有李旻主持训练,整个军营也就一片颓废,丝毫没有朝气。王衍虽然干着急,却也无济于事。
这次的蜀地冲突源于郭廷信的出逃。原本是孟知祥亲自放走了郭廷信,并安排好了杀手路中拦截,却谁知郭廷信命不该绝,被漂到了南平国。孟知祥做贼心虚,认为肯定是东川的董璋将郭廷信救了过去,好自己邀功请赏,偏偏此时孟知祥有吞并东川,做蜀地之王的野心。而且在灭蜀之战中,孟知祥认为自己功劳最大,董璋一支偏师,根本没有打多少仗,也能捞一个节度留后,这让他很是不满。于是,他借着郭廷信东逃的机会,上书朝廷,说是自己本要取郭廷信的头颅,却不料被董璋截胡,将郭廷信抢了过去,因此希望朝廷主持公道,将郭廷信押解回西川。书中还有意无意地提到:若是董璋做不了这东川留后,自己可以勉为其难地代理一下,直到朝廷找到合适的人选为止。
这封奏章一上,冯道就知道,这孟知祥想要趁势夺取整个蜀地。冯道这个老狐狸岂会让他轻易的得手?要是孟知祥得了整个蜀地,岂不是赶跑了一个王衍,来了另外一个孟知祥?于是趁着早朝的机会,冯道建议道:“先不论郭廷信是不是董璋从孟知祥手中夺得,先且派人调和东西川关系,再令孟知祥和董璋二人,无论谁擒得郭廷信,都要将其押解进京,由朝廷评判两方真假。”皇帝听了,很是满意,下令中书省起草,经过门下省审核之后,颁尚书省执行。同时派遣大臣安抚孟知祥和董璋,避免两方生冲突。
董璋对于郭廷信的出逃,一直毫不知情。直到朝廷大员前来宣诏,董璋这才明白孟知祥没有抓住郭廷信,竟然让他给逃脱了。而且孟知祥竟然有意无意地暗示朝廷,郭廷信在自己手里。这可让脾气暴躁的董璋火气上头。郭廷信明明在云南,就算是逃走,也得经过西川的辖区,眼下孟知祥竟然说郭廷信在自己手里,而朝廷又要求董璋交人,这让他如何交人?面对朝廷大臣的催促,董璋一时心烦,说道:“郭廷信绝不在自己这里,要交人找孟知祥去吧。”朝廷使臣来到成都,孟知祥就一口咬定自己准备押送郭廷信上京的路上,被一伙人截胡了,怀疑这伙人就是董璋的手下假扮的。而董璋又不是那种逞口舌之力的人,就说人不在这里。一来二去,朝廷使臣不仅没有解决好东川和西川的矛盾,反而也恼了,给董璋丢下一句话道:“陛下要交人,交不交在于你和孟知祥,到时候朝廷降旨责罚,董将军不要怪本大人就行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指责董璋窝藏钦犯,让他适可而止。
董璋哪里受得了这窝囊气?他忘记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是找到郭廷信好去交差,而是派人到成都跟孟知祥理论一番。谁知这使者也是说不清道不明,孟知祥也有意搅浑这趟水,竟然将这使者拖出去斩了,这可是捅了马蜂窝。性急的董璋刚刚受了委屈不说,自己派去找孟知祥说理的人竟然被杀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怒极的董璋忘了向朝廷伸冤,竟然直接整点军马,向西川起了进攻,同时他又向朝廷汇报,说是孟知祥藏匿郭廷信,还嫁祸给自己,分明是要谋反。
孟知祥早有准备,他一方面率军在江阳抵抗东川军,一方面向朝廷诉苦,说是董璋违背朝廷礼法,擅自动战争,想要吞并西川,好做蜀王。洛阳的皇帝被这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一时懵了头脑,不知道该信哪一边。不过有一点事要明确的,那就是派人阻止这场内部的火拼,否则不论是谁拿下了整个蜀地,都不能保证蜀地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下。于是,皇帝一方面派同平章事冯道前往蜀地劝诫两方罢兵,同时派遣大将李嗣昭率军三万进入汉中,对巴蜀两地造成压力,迫使双方和解。
董璋率军一万,逆流而上,准备到成都找孟知祥理论一番。可是孟知祥早有准备,在董璋的必经之路——江阳埋伏,正当董璋气冲冲地经过时,孟知祥埋伏的一万精兵顺势杀出,东川军猝不及防,被杀的大败。董璋肩上中箭,险些被西川军俘虏,狼狈逃回渝州。董璋经此一败,大为恼怒,下令只留下几千将士守城,率领全部东川军西征,誓要报此一箭之仇。
冯道率先来到渝州,他深知,若是董璋不罢兵,孟知祥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快马加鞭来到渝州,好说歹说劝阻董璋要以朝廷礼节为重,不可擅自开战。可是面对恼怒的董璋,冯道的三寸不烂之舌失去了往常的作用,董璋虽然好吃好喝好招待,可是根本不把他的话放在眼里。依然下令东川军整训,准备进攻西川。无奈之下,冯道只好来到成都,劝说孟知祥罢兵。孟知祥态度不错,说是只要董璋罢兵,自己绝不主动进攻东川。冯道知道,这等于没说。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李嗣昭身上,希望他的三万唐军能够让孟董二人稍稍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