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的心也是肉做的,先前被书院学子背刺,她也会难过,也会生气。
可这道怒气,在今天烟消云散了。
世界上人这么多,众口难调,她只要问心无愧,有心之人,自会以她为荣,也会念着她的好。
臂如眼前的人,蓁晚晚眼睛一酸,眼泪没出息的落下了。
她眼睛酸酸的,泪水遮住了她的视线,蓁晚晚忙扭头用衣袖擦掉眼泪。
“诸位先生折煞我了,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也是心甘情愿的,你们教育育人,亦是我的偶像。”
众夫子又真心实意地夸了她几句,蓁晚晚双颊一红,略带严肃滴将人强势叫起,几人才慢腾腾的起来。
他们就地在一楼大厅坐下,开始讨论图书馆事宜。
蓁晚晚没有将图书馆建在书院内,而是旁边,也是出于两方的考虑。
若是在书院内,寻常百姓想要借书阅览,恐还要记进出记录,平白给人增加工作量。
在外面的话,学子们便要时常外出书院,书院实行的是封闭管理,若不是休息日出门,便要跟先生请假。
一是方便统一管理,二是避免学生出门贪玩,荒废学业。
不过就目前来看,仁德书院的学生,在课业方面都很认真。
蓁晚晚一直觉得该玩玩,该学学,一味的将人关在笼子里,哪里能教出有灵气的学生?
所以她果断的选择将图书馆设立在书院旁边。
现在他们讨论的话题是,学子们上学时间和休息时间怎么安排,该不该废除封闭式管理。
褚山长低头沉思半刻,觉得口渴,端着茶喝了一口,道:“读书不能读死书,既然图书馆已经建成,那便不能浪费,我院学子不全是为了科举,也有人想读书识字,出去做其他营生。”
“咱们也不能一味的只看重学子科举,教死了四书五经,这样容易教出一群书呆子,不同谷物,便是以后为官也造福不了百姓!”
褚山长以前也是觉得读书科举才是人上人,可自从来到广灵县之后,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风景。
他将蓁晚晚做的事情,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
不管是幸福院还是仁德书院,以及眼前的图书馆,蓁晚晚都在教他们,怎么为百姓谋福。
外面兵荒马乱,百姓们食不饱腹,卖儿卖女,而在安庆府他们连一个乞丐都看不到。
街上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老弱妇孺,精神面貌都很好。
三岁的孩童,都能将三字经倒背如流,便是一个人在街上玩耍,家长也不担心。
他在这里找回了初心,想他前几十年为官之时,每日只想着怎么升官晋爵,如何胜过政敌…
想着怎么保全族百年荣光,想着怎么攀附权贵…
唯一没有想到的便是,怎么为百姓造福,怎么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减少世间的苦难,小有所养,老有所归。
这些他统统都忘记了,终究是被富贵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