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可能大家都是同村亦或是邻村人,也还是小孩。
不一会时间,凌云活络的跟他们相互交流了名字,知道了他们的来历。
等到辰时,李川再次进来,先是帮我们整束衣冠。
紧接着把我们领到西边一个小屋子,房门打开,正中间赫然摆着至圣先师孔夫子的石像。
李川让我们一个个给孔夫子双膝跪地叩头,一次性扣九个,方能起来。
礼记云: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正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这是希望我们从此知兴替、明得失。
其实凌云有点奇怪,拜了孔先师,后面竟没有在拜李川,按理说,拜行师礼不应有失的。
只是拜完孔先师后,李川就把我们带回了学堂,让我们正襟危坐,随后拿来红笔,在我们每个人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
这正是所谓的“朱砂开智”,又称之为“开天眼”。
意为开启智慧,从此眼明心亮,同时也寓意着小孩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
接下来李川拿出准备好的鼓子和木棍,向鼓子敲了三下。而后就让我们拿着木棍,在鼓子上敲,越响越好。
李川敲明鼓三声以示启蒙,告别蒙昧,坚定向学之心。
其目的在于让孩子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学有所成。
这正是所谓的“击鼓明志”,寓意是表明自己的志向。
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
最后是开笔,每个人在座位上准备好纸墨笔砚,李川在前方木板上写了一个人字,随后让我们照着写。
下方的人听到指令,纷纷打开纸墨笔砚,凌云也不例外。
凌云研墨,看着上方的人字,现其和现代并没有区别。
所以研好墨的他就直接在黄纸上写了个人字,只是字体显得有些扭扭捏捏,真像个初学者的孩童。
这也不能怪凌云,却是不太习惯毛笔字的写法,总感觉怎么握笔怎么不顺畅。
上方先生浏览一遍,现下方的凌云写得歪歪扭扭,但至少写了出来,也成其型。
而反观其他人,不仅写得不成样子,只是也不生气,只是温和的说道。
“人字,汝入堂学第一字,先见识之,则书且著。”
最后做完所有步骤,先生给我们讲解,方才这一系列的过程叫做开笔礼。
开笔礼共分为分为:正衣冠,拜孔子,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和启蒙开笔。
开笔礼,俗称“破蒙”,是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
学童通常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
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方可入学读书。
忙完这些过程,已是正午时辰,先生便让我们回去吃过午饭罢,午时午时七刻到这就好。
同时告诉他们,学堂这边是有管饭的,只是要收六钱银子费用。
“凌云,你是在学堂吃还是回家?”
这时刚想出门的凌云,身后突然传来罗虎的声音。
“我家离这近,自是要回家吃的,已经同家人已经打过招呼了。”
“那好吧,那我们去吃饭了。”罗虎听到他的回答,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