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娘家父母哥嫂都不是善茬,以后难搞的很。
各种问题,麻烦的很。
说到清东的婚事,宋二福也说起儿子宋清锋的婚事。
家里一时之间聊的火热。
后山
一处避风的山坳中,清莲与董文杰的孙子董维涛蹲在一起说话。
长得好看的少年,眼睛亮晶晶的望着已经初显美人胚子的清莲,小声的说,“别担心我,我虽然没有办法去学校读书。可我已经读完了高中的课程。不碍事。”
“你真厉害,对了,上次你托我寄的信,我都寄了出去。”两人在某人的刻意巧遇下,在后山割猪草捡柴火时认识。
见的多了,关系自然就好了。还处成了朋友。
“谢谢哈,我爸妈在东北那边。也不知道今天收到了我的信没有”少年一点也不担心父母,他知道的,父母身手不错,身体素质也不错,在那边也有人脉。
过得不错,至少没有人为难他们。
“东北啊,是不是很冷啊”没有去过北方的小姑娘,还有点心生向往。
“嗯,可冷可冷。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咱这边,最多零下七度八度已经顶了天。可那边,泼水成冰,太冷太冷,冬季有四五个月。”
“那真是不方便。”小清莲甩甩大辫子,嘟着红红的小嘴说道。
两人也不怕冷,在山窝窝里说了许久的话才散开。
嘉敏还不知道,有头小狼仔在惦记自家的闺女,要不然能用锅铲拍死他。
下午收购站的人把最后一批上交的卖的猪运走。村里安静了下来。
几天后就是大年三十,今年宋家三家都在嘉敏家里团年。跟着老人走,老人在谁家,就在谁家过年。
早上,嘉敏起床开始就忙的团团转。三家没有出嫁的姑娘,都跟着一起帮忙,作为长孙媳的王芳也跟着一起忙。
摘菜,择菜,洗菜,劈柴的,除了长辈,都在忙。
一直到下午三点,全家坐成两桌。
“哇哇哇,好多好次的。”小轩轩站在椅子上,高兴的拍手。
菜香味吸入鼻子,个个垂涎欲滴。
老爷子老太太率先拿起筷子夹菜吃饭,老人开筷以后,才算正式开始吃饭。
宋清川是个好吃佬,边吃边说,“这是我过的最丰盛的一个年,真希望年年过年都能这么吃。”
听到儿子的话,宋大嫂一脸的黑线。狠狠的瞪了眼不懂事的儿子。
年年这么吃想的真美。
明年老爷子老太太就回自家住她还不知道老爷子的打算,到时候要去自家团年。到时候她做那一顿团年饭,能愁死她。
不知道事的臭小子。
宋大嫂吃的慢吃的时候满腹心事。
穿越的第一年,在孩子的欢笑声中走过。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嘉敏没有像原主一样,拎着东西回娘家。早上家里人的早餐是每人一碗青菜饺儿馄饨。
吃完早饭,在家里烤火。小莲偷偷摸摸的在怀里揣着一团东西悄悄的溜了出去。即便是嘉敏也不知道。
一家人烤火,突然外面响起了声音,“小婶,我们来拜年了。”是出嫁的清岚夫妻带着孩子与嫁到隔壁村的清荷夫妻带着孩子一起来了。来的还有其余的宋家三代。
“诶,堂屋,自己进来。”踢一脚大儿子,“去,搬椅子过来。”
好在火塘砌的大,足够家里的人围住坐。
“清荷,刘桦,你们什么时候到的家里”一把搂住宋清荷家的闺女刘红霞,小姑娘羞羞怯怯的
宋清荷特意坐在顾嘉敏身边,笑着说道,“到家吃的早饭。”
“哟,来的挺早的呀。”说话的时候,清东,清南兄弟两,已经在兄弟姐妹们坐的地方,找了两个位置,用凳子摆放了替他们倒好的茶水还有自家做的零嘴。炒的花生瓜子,还有自家做的花生糖,做的鸡蛋糕,还有在城里买的糖果。
三个小娃娃,侧身靠着大人,小手一直在零食上抓来抓去。
老人们坐在角落,含笑的望着自家的子孙。老人们话很少,就与清荷夫妻说了一会儿话,逗了逗红霞小姑娘。
“嗯,是蛮早的。”清荷虽然不常回娘家,可娘家小婶家里的变化,她是知道一点点的。
两个妹妹与弟弟时常没事就去隔壁村的自家。常说起小婶家里今年养的四头大肥猪,还有时常能在湖里弄到鱼。
“你公婆对你还好吧,那些妯娌之间,没有吵架打架吧”嘉敏问道。
“对我还行吧,不好不坏。与妯娌打架倒是没有,吵架倒是常有。小婶你别担心,她们吵架都吵不过我,我不惹事,但也不怕她们撒泼。”清荷是个泼辣的,胆子大,嘴皮子利索。
作者有话要说 山山的两本预收文求收藏,拜托拜托各位点击收藏。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