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那老屋子离苏家不远,还不到半里路的样子。
因此,她虽然听话地搬了出去,但还是很安心。
毕竟,儿女都在眼前了。
面对村人那善意或者不善的询问,于氏却比以前泼辣了稍许。
以前她是个胆小绵软的性子,也不怎么说话。
如今,反正已经经历了这么多事儿,反正都闹得人尽皆知了,还有什么必要藏着掖着?
若是有人同情她的遭遇,她便腼腆笑道:“多亏了我家木兰,知道护着我这个娘。都是我对不起她,她还给我这般出气。”
若是有人嘲笑她,她则小小地反击:“人哪有前后眼?若是有前后眼,知道后来生的事儿,就不会有后悔这一说法了。总之,我如今已经回来了,我儿女都争气得很,我不拖他们后腿就成。”
苏喜儿有时候听到这些八卦,也会分享给苏木兰。
于氏的这些应对,倒是苏木兰有些意外。
看来,这妇人经历了人生坎坷,坚强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于氏如今吃饱穿暖,无人来欺凌,她已经很满足了。
虽然不进去苏木兰那院子,但有空闲了她也给孩子们做双鞋子,纳个鞋底。
中秋了,苏木兰买了月饼和一些点心,冰箱里也有不少好菜。
她便让苏喜儿给于氏送去月饼,算是尽了孝心。
自己则从冰箱里拿出精致可口的现代月饼,虽然不能和父母团圆,但也是一起过中秋吧。
“长姐,这月饼怎么这么好吃啊!”
“真甜,里面还有蛋黄呢。”
香甜的月饼轻松征服了两小只的味蕾。
看着他们贪吃的样子,赏着明朗的月亮,苏木兰觉得自己也被治愈了些。
中秋过后,天真的凉快起来。
苏木兰又让青牛叫上一个人,帮着自己把两亩田的稻子给收了。
于氏连忙也下田帮忙。
以前苏老三还在世时,她是不用下田,也不用上山的。
如今,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是纯吃白饭的,她也想多做点活儿。
令她意外的是,木兰给青牛和另一小伙开工钱时,也给她开了。
都是二十五文一天。
田少,三天就干完了。
他们都得了七十五文,笑得合不拢嘴。
苏木兰暗叹,此时的产量真是不高。
一亩田也就二百七八十斤,交田税就要交十分之一。
两亩田落到手里的,还剩下不到五百斤的粮食。
很多村民都是靠着收了稻谷后,把粮食卖出去,好有一笔进账。
然后再买更便宜的粗粮吃。
苏木兰则没那样的想法,而是把稻谷都收到仓库里,方便自己家吃。
虽然经过舂米的工序后,米就更少了,但好歹也是自家种的粮食。
这个活儿就交给了积极表现的于氏。
她每日里去舂米,倒像是找到了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