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們要說朝廷力量大,沒什麼不可能的,但何必呢?朝廷是為了把控大盛的整體走向,有太多事要做了,真要將整個國家的生意掌控在手裡,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必出蛀蟲。」
戶部官員們:「……」
貪污,亘古不變的話題,也是永遠禁止不了的惡習。
楚嫿:「採用加盟、分成的法子,能收取一定的加盟費或分成,不需要太過費心,商家們為了賺錢,也會絞盡腦汁地經營,有什麼不好?」
經過一番分析和思索,戶部同意這種經營模式並複製應用到其他生意上,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讓燒烤火鍋等各種吃食店鋪開遍了大盛。
各種美食遍地開花後,京城帶頭舉辦起了美食街、美食節的活動。
有了良種和化肥之後,田裡的收成多了不少,百姓手裡有了余錢,眼看日子越來越好,也捨得把錢花在吃食上。
吃食的原材料大多是家禽和蔬菜,和地里產出的關係很大,需求一大,百姓們辛苦是辛苦了些,能賺的錢多了,日子也過得更有盼頭,形成良性循環。
沒幾個月,各地有樣學樣,美食街美食節的活動有了向周邊各國輻射的趨勢。
工部的紡紗機和飛梭第二個出成果。
工部聚集著大盛頂尖的技術人才,在有圖紙的情況下製作幾架機器,那是手到擒來。
二十倍的紡紗機一出,轟動京城,紡織行業立馬卷了起來。
緊跟著,兵部的自行車、三輪車也出來了,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呲溜一下就飛過去了,度快得很多人還以為自己眼花。
這兩樣的出現進一步加大市場對杜仲膠和橡膠的需求,很多種杜仲樹的百姓都樂開了花,一部分人迅加大種植量,也有人後知後覺跟著去種。
就算再過幾年,大盛能種橡膠了,杜仲也是一味藥材,百姓種了不虧,還能把這一門賺錢的手藝傳給晚輩,那就更不虧了。
百姓們總覺得大盛像是開了掛,朝廷各個部門就跟比賽一樣,一個接一個研發出好東西。
在這波無形的競賽之中,反倒是本以為該得第一的禮部落後了。
禮部官員對自己編寫的故事和包裝設計具有極高的要求,一個個不是強迫症患者,就是完美主義者,用放大鏡盯著各處細節,一點點地摳,確認沒有一丟丟茬可找再交稿。
精益求精嘛,挺好。
楚嫿沒什麼意見,就是禮部尚書氣得夠嗆——比其他幾個部門度慢,令他覺得沒面子。
好在他們精心準備的故事和設計全部應用在香皂、洗面奶等日用品,胭脂、石黛等化妝品上,這些東西經過宣傳後被很多不差錢的貴婦人收入囊中,非常賺錢。
而把這些運到周邊其他國家去以後,價錢狠狠漲上一番兩番都有人買,樂得整個禮部幹勁更足,立誓要掏光西戎北狄東夷那群鱉孫子們的銀子。
相對而言,太僕寺的動作是最慢的。
楚嫿知道怎麼規模化地孵化雞鴨鵝蛋,卻不是很清楚具體的條件和溫度細節,還需要太僕寺的官員自己摸索。
皇帝得知這些方子的賺錢能力後,樂了好半天,對林友和陳九說:「昭明別是財神爺下凡吧?」
陳九見皇帝心情好,跟著調侃了句:「昭明公主這麼能賺錢,不是財神爺,那也是聚寶盆成精啊。」
「噗。」皇帝被逗笑了,擺擺手,翻開一旁的另一本冊子。
見狀,林友和陳九默默往後退了一步。
皇帝看清冊子上的內容,笑容一點點消失,而後變得麻木。
這是戶部送上來的水泥路鋪設帳本,僅僅這一項,把上面那些賺錢的生意盈利全填進去還不夠,又從國庫里支出了一部分。
前面他有多高興,現在他就有多心痛。
怪不得楚嫿一下子給出那麼多好東西呢,敢情所有好東西加起來都填不平這個坑啊!
還財神爺下凡,她屬貔貅的吧?!
「怎麼會這麼多?!」皇帝心疼得直抽抽,頭暈眼花喘不過氣,帳本看不下去了,「林友,你說。」
林友沒看過戶部上來的帳本,但錦衣衛奉命貼身保護楚嫿,他知道公主府的大動向。
「公主成親前就培訓了一批人鋪設水泥路,一邊鋪一邊讓人學,方案通過後,將一段路分兩頭開始建,頭尾相連。」
「這麼建度能快上很多,因為建的都是官員自己管轄範圍內的路,百姓自己要用幾十年的路,沒有官員和百姓敢偷懶,還有很多百姓自發維護,能省去不少監督的功夫。」
「功夫省了,度快了,公主就要求這批有經驗的人再教其他人,以此類推,從最開始的幾條路同時修,變成了十幾條路同時修,再到現在的幾十路同時修,支出就跟滾雪球一樣……」
「停!」皇帝不想聽下去了。
他不想知道楚嫿究竟有多費錢,也不想知道自己究竟同意了個多敗家的方案。
越清楚,越後悔。
陳九趕緊上前給皇帝捏肩捶背,皇帝緩了好一陣,知道不能真的把帳本丟一邊不看,就又拿起來翻閱。
這麼一翻,皇帝發現帳本里竟然還夾著一份信,信封上寫著「父皇收」的字樣。
那字跡,一看就是楚嫿的。
皇帝:「……陳九,燒了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