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柯在水沟里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后,抓了二十多斤的泥鳅,几条鳝鱼和十多只“水鸡”。
回到家后,他把鳝鱼,“水鸡”杀了做了两道菜,一个萝卜干炖鳝鱼,一个爆炒“水鸡”肉,吃完之后,开始睡觉。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柯就起床,用搪瓷盆装着泥鳅,放入背筐之中,趁着夜色,往县城里去。
海阳县,古城区,历史悠久,所有建筑物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直到后世都保存完好,成为了旅游景区。
这个时代古城区就是县城中心,人口聚集地。县城的行政楼,供销社,肉联厂,基本都在古城区内。
赵柯从村里到县城,大概十里路左右,走了一个多小时,天还没亮。他这个度可以说是慢吞吞的,要是别人4o分钟就到了。
当然,换成后世的年轻人,他的度算是够快了。所以这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赵柯从偏僻的地方进入县城,然后躲到县城里的甲第巷角落里,静静等待天亮。
而在黑暗中等待的人,不止他一个。角落不远处,同样有人在等待,偶尔也有人背着竹筐经过,或者是衣服里藏着掖着,鬼鬼祟祟的人走过去,大家都找个地方蹲着,没有人会上前与人交谈,静待天亮。
东方朝阳初升时,街头巷尾出现了行人,他们都会寻找角落里的人影,然后上前攀谈。
很多人都轻轻松松交易成功,少数人会跟随买家走,基本上来黑市卖东西,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但是风险也很大。
“小伙子,走亲戚?”
一个老爷子来到赵柯身边问道。
“是的大爷,带点泥鳅给亲戚家尝尝。”
赵柯知道这是黑市的术语,做买卖不能光明正大说,这样说就算被抓了,也有借口。
“你家亲戚还喜欢泥鳅啊!”老爷子说完就想走开,代表他不想买。
“是啊!泥鳅可补中益气,养肾生精,清利小便,解毒养颜。我家亲戚很喜欢。”
刚走出两步的老爷子,又走了回来,将信将疑地问:“有那么好?”
“给亲戚的东西,可不能坑人,会被戳脊梁骨的。”
听了赵柯的话,老爷子又开口问道:“多少回礼?”
赵柯知道这是问怎么卖,于是说道:“一重五毛!”【一斤五毛钱的意思】。
“压两!”【来两斤!】
赵柯称了两斤多一点,又用稻草把泥鳅绑好,递给老爷子。
二十多斤泥鳅,在老爷子走后没多久就卖光了,一天赚了十二块五毛,这赚钱度比进国营打工还快。
有钱自然想要买东西,在黑市找人换了粮票,肉票,然后去供销社,肉联厂采购。
买了五斤米,一斤猪油肉,半斤五花肉,又买了酱油,盐等生活用品。
手里一下子就剩三块多了,背着竹筐赶紧往村子里走。
……
赵柯的村子,叫竹蔗村。这里三分之二的土地种植着甘蔗,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植地瓜,花生,玉米,羊尾竹。
等到地瓜,花生,玉米收成之后,又开始种植萝卜,白菜,牛皮菜,芥兰,包菜,西蓝花等冬季蔬菜。
在岭南这片土地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所以村里面很多人家都养殖鸡,鸭,鹅和猪。赵柯因为孤家寡人,所以什么都没养,连家里的自留地也没有种,以前都是在生产队赚工分,这两年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而竹蔗村由于土地特殊,不适合种植水稻,村子北面有百亩竹林,与临村换了二十亩稻田,导致再过几年两村因为土地生了大规模村战。
前世赵柯每次村战都参与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把临村的五个人打残废,被治安抓去踩缝纫机三年。
归家途中,一路所见都是收割的人们,这个时候第二季水稻已经成熟了,正是农忙的时候。
不过赵柯从小到大却没有收割过水稻。竹蔗村的水稻田是第一大队负责的,赵柯是第三大队,负责的是地瓜田,还有第二大队负责的是玉米田,第四大队负责的是花生田。
至于甘蔗地,四个大队各负责一片,甘蔗是一边收成,一边重新种下去,生长周期长。赵柯村里的甘蔗是秋天收成,秋天种植的。
竹林则是除了第一大队外,其他三个大队各负责一片。
与别的村不同,竹蔗村是靠甘蔗上交给国家的,其它的农作物都是按劳分配给各家各户的,所以在别的村眼中,竹蔗村就是个富裕村,基本上只要不太懒,家里都有余粮。
而且竹蔗村也是周围唯一一个村里有供销社的村庄,虽然只是个小型供销社,物资也不是很齐全,但是也比其他村强,他们买点东西都要去公社或者县城里,要不然就是到城里的百货大楼。
当然竹蔗村也有不好的地方,哪就是经常会出现水灾。小水灾还好,只是家里进水而已,大水灾就比较可怕了,随时都可能死人。赵柯前世就经历过一次大水灾,那一年,本是九姓的村子,变成了五姓。其中黎氏一族更是在那一场水灾中亡族,池氏,郑氏,沈氏,这三族逃难迁移出去,再也没有回来过。
竹蔗村水灾的原因,是因为整个村子在江堤里面,更是荣江的排洪区,虽然荣江边还有一条自建的内堤,但是与村西面的省建设的外堤,差得十万八千里。
赵柯从县城回来,不走村干道,而是沿着江堤从内堤哪里回家。内堤东边是一片防水竹林,竹林外是大片沙滩,有时候冬天可以走过对岸,夏天就经常水淹竹林。
内堤西面,外堤东面就是竹蔗村。村南边到西面外堤边是大片甘蔗,村中央风水池以东到内堤边是住宅区。风水池到甘蔗林是一片自留地,北面是花生地,地瓜地,玉米地,再往北是竹林,竹林中央是一片墓地,墓地北面的竹林就是那一片与临村换水稻田的地方。
而内堤与外堤是相连的,所以竹蔗村经常被外人称为江底村。
赵柯家靠近内堤,在村里的水磨房旁边,面积有一百六十多平方,算是一处大宅子。据说这宅子是一百多年前盖的,用“灰土角”砖彻的墙,房梁是松木,屋顶是瓦片,两房一厅一厨一杂货间,入门是小院,院里有一株黄皮果树。
宅子比地面高了一米,而房屋又比院子高了半米。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差不多这样,最主要是防止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