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打算为你组建东宫幼军。”
终于等到这句话了!
也不枉他想方设法的往朱瞻基身上引。
朱见济之所以多次提到明宣宗,是因为永乐帝朱棣在朱瞻基尚且还是皇太孙时就为他组建幼军,而朱瞻基自己,也是为太子朱祁镇创建了东宫幼军随侍,可以说,朱瞻基就是东宫幼军随侍的代言人。
“真的吗父皇?!”朱见济佯装很是惊喜的样子。
“君无戏言。”
朱祁钰摸摸儿子的小脑袋,语气温和了些。
皇后杭氏看着这父慈子孝的一幕,心中却是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朱祁钰毕竟是天子,他的心思最是捉摸不透。
但愿济儿能一直承蒙皇帝的爱子荣宠,杭氏在心中默默祈祷。
景泰帝为太子朱见济组建东宫幼军的事很快传遍了朝野,朝中的一些大臣虽是有些不愿,但碍于这组建东宫幼军之事已有先例,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朱祁钰下旨,命太子太师宁阳侯陈懋,武清侯石亨,太子太傅安远侯柳溥,兵部尚书于谦等人,选拔京卫武职舍人5ooo人以备东宫随侍,并要求入选幼军的随侍人员,年龄必须在十到十五岁之间,身体健壮,体质俊伟。
一时间,京师震动,人人都知道皇帝要给太子组建东宫幼军随侍,都挤破了头皮想让自家的儿子入选,毕竟这是东宫随侍,那陪护的是皇太子朱见济,日后大明的皇帝,要是同太子关系较好,那等帝位易主之时就是全族的腾达之日。
“济儿,这若是只在京师选拔,难免有些险隘了些,不如将选拔对象扩大到南京和诸卫,这样挑选的范围能够更大,选出的幼童也更为优秀。”
朱祁钰问着儿子,这是为朱见济挑选人才,景泰帝自是希望入选的人员是全国的精英。
“若是将选拔范围扩大至南京以及诸卫,则那些入选的少年会因为年龄幼小而不能独立生活,到时还要准备船只,口粮,甚至还要他们的父母也随军到京城,如果那样,岂不是因儿臣一人之事而误了全国生计?”
“父皇治国辛劳本是不易,儿臣又岂能再添烦扰。”
朱见济看似乖巧的为景泰帝着想,其实心里也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这只在京城选拔虽说范围小了些,但入选的定然都是名门之后,将门之子,况且家族势力都在京师,到时更利于自己掌控局面。
“济儿,你真是长大了不少。”景泰帝不知道儿子的真实想法,不觉眼中已泛着晶莹。
朱祁钰自幼不得父亲朱瞻基的宠爱,连皇子身份都是宣宗死前才承认的,同样都是皇子,可受到的待遇却是千差万别。
“儿臣是父皇的儿子,自是要为父皇分忧。”
朱见济瞪着水亮亮的大眼,无比认真且坚定的说着。
也不知道是哪个词莫名戳中了景泰帝,朱祁钰心中五味杂陈,先皇考曾是大明的皇帝,是万千百姓的君主,是朱祁镇的父亲,也是对他漠不关心的生父。
自己的遭遇不能再生到济儿身上。
“父皇打算在明年初为你行加冠礼,济儿,你是怎么想的?”
朱祁钰询问儿子的意见。
其实古代行加冠礼一般都是男子二十岁时举行,但明朝太子冠礼一般都举行的较早,况且朱见济不仅是皇太子,更是朱祁钰的独子,所以朱见济的加冠礼尤为重要。
“儿臣自是愿意的,儿臣也想早日长大成人,为父皇分忧。”
那不得赶紧长大?
要是一直都是这小孩子模样自己还怎么实现抱负?
朱见济心中默默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