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生到这一步,已经无路可退了,作为燕王朱棣这样的造反方,即便打着奉天靖难的清君策民意,一旦失败,后果简直无可预料,他的那个大侄子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儒雅,实际上内心极其刻薄寡恩的建文皇帝朱允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货色?没有人比朱棣更清楚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抓了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皇帝。
但能在开国仅三十年,国力处于明显上升期,且手握百万大军,并在大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局面下,仅用短短四年就把自己成功作死的皇帝,历史上也只有朱允炆。
可以说,朱允炆即位后的各种微操,完美体现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1393年,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扫清障碍,朱元璋挥起屠刀,清洗了半个朝堂。
做完这些事情后,朱元璋自认为万事大吉,便略带得意的对朱允炆说道:朝中该杀的人,我都给你杀光了。边疆有你的几位叔叔镇守,你可以放心大胆做皇帝,不用担心外敌入侵。
可是,朱允炆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却显得很沉默。
他非常犹豫地询问朱元璋:外敌不老实,诸位王叔可以应对,但若是叔叔们不老实,我又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大孙子的质疑,朱元璋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儿孙身上都流着自己的血,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总不能为了孙子,把儿子也清洗掉吧?
朱元璋此时无法回答朱允炆,只好又将皮球踢了回去,反问朱允炆:如果叔叔们造反,那你认为该怎么应对呢?
面对爷爷的反问,朱允炆像是早有准备一样,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意思就是说,如果叔叔们造反,我先以德服人,以礼制之。
如果不行的话,我就削减他们的封地。仍然不行的话,我就更改他们的封地。
要是这样做仍然不行,我就只能出兵讨伐了。
听到朱允炆的回答,朱元璋很高兴,表示:“是也,无以易此矣。”
在此时的朱元璋看来,朱允炆很成熟,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自己可以放心的去了。
然而,事情从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为古往今来,从来就不乏一种人——纸上谈兵,说得是天花乱坠。实际操作,成事却微乎其微。
而偏偏朱允炆就是这号人。
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于南京皇宫,终年71岁。
六天后,朱允炆奉遗诏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并昭告天下,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统治者,史称建文帝。
就这样,明朝的第一次权力交接在一片祥和的景象中,顺利完成。
闰五月底,远在北平的朱棣知道了父皇的死讯。
尽管朱元璋生前有遗诏,不许藩王进京奔丧,但燕王朱棣依旧直奔南京。
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北平。
面对着朱元璋的亲笔书写的遗诏,朱棣心里一万个不高兴,哪有父亲死了,不许儿子守孝的道理!
可是,朱元璋的权威在朱棣心中是一堵无法逾越高墙,让他心有余悸。
寻思良久后,朱棣选择服从遗诏,掉头返回了北平。
得知朱棣回去了,朱允炆松了一口气。
但随即,他就产生了担心。
这才刚登基几天,朱棣就敢公然挑衅。如果外地的叔叔们集体逼宫,自己该如何是好?
本来皇帝有烦恼,使个眼色,手下的大臣应该就能立刻心领神会,为君分忧。
可是,偏偏朱允炆身边的大臣都是书呆子。朱允炆的各种暗示,大臣们就是猜不出皇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时间久了,朱允炆受不了了,索性主动挑破,他在朝堂上问自己的老师黄子澄:“先生还记得昔日东角门之言吗?”
朱允炆登基前,曾坐在皇宫东角门问黄子澄:“诸王位尊辈高,拥有重兵,且多不法,您怎么看这个情况?”
黄子澄回答道:“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意思就是说,藩王手上才几个兵。倘若他们敢造反,我们就出动大军平叛!开局就给他们丢个王炸,飞龙骑脸,怎么可能输?
见朱允炆旧事重提,黄子澄及其一班朝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帝是想削藩啊?
退朝之后,挑明立场的朱允炆决定组建自己的智囊团。
削藩是大事,一个人忙不过来,必须要成立一个项目工作组。
那么到底哪些人有资格进工作组呢?
黄子澄算一个,他是朱允炆最信任的人。
兵部尚书齐泰也算一个,他是朱元璋临终前指定的托孤大臣。
但是两个人好像也不够,毕竟工作那么多。
思来想去,朱允炆便把没有功名在身,但却名扬天下的方孝孺也拉进了工作组。
至此,朱允炆的智囊团组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