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难免有失偏颇,有失公允,这是免不了的。”
“更何况华夏几千年历史,漫漫岁月,帝王将相无数,篇幅有限,并不能逐一分说仔细,这也是应有之事。”
“再者,天幕出现,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揭示后世未来。”
“有此等神物庇助,我大明定能越汉唐,一展华夏雄风!”
“届时,父皇在史书越秦皇汉武,更是不在话下!”
这话算是说到朱元璋心坎里了。
过去的算什么?
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有此天幕在。
以往的种种都将不作数。
试看未来之域中,将是谁家之天下!
朱元璋满怀欣慰。
“不愧是咱的好标儿,说话咱就是爱听。”
“不说这些了,咱们接着往下看。”
“咱死了,接下来就该是你当皇帝了。”
后世常说朱元璋和马皇后、朱标才是一家人。
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朱元璋生于民间。
他所熟悉的那一套家庭模式。
是民间的百姓模式。
虽然到了后面越来越有皇家气象。
但是总的来说。
对于朱标这个长子。
他是如民间万千的老父亲一样,怀着最原始的父子情感的。
毕竟他当皇帝的时候,朱标都已经老大了。
因此。
相比于自己在史书的评价。
他更在乎朱标这个皇帝当得如何。
望子成龙。
这是每一个老父亲最朴素的心愿。
然而。。。。。。
【2o:55:53,朱棣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史称明成祖!】
然而。
当天幕之的内容出现。
朱元璋顿时两眼瞪的老大!
啥?
我标儿不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