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让,让一让!”
“快滚,没看见我家二公子来了吗?”
几个小厮在前面,蛮横的把挡在前面的人推开,以便自家二公子进去看热闹。
很快,罗迁就到了最里面。
这一幕,大家都敢怒而不敢言。
但没办法,谁让对方是罗家的二公子呢。
要是不让路,少不了被那些小厮打一顿。
这样的事,在哪里都有生——有钱有权之人,欺负弱小,太寻常不过了。
古代如是,现代更甚。
罗迁到了里面,看见的不是斩犯人,而是几个县里的衙役,正在张贴告示。
“各位百姓,北方的柔然又打过来了。”
“前线吃紧,兵力稀缺。”
“陛下已经了诏书,要在全国大规模征兵。”
“每家每户,必出一名男丁,七日之内到岭原镇集合。”
“如果不服兵役,将会受到。。。。。。”
“。。。。。。”
一个领头的衙役,在反复的跟百姓们解释。
没办法,古代的百姓,大多是文盲,不认识告示的字,必须由官府的人念出来。
“啊,又要征兵?”
“每家每户还必出一名男丁。。。。。。”
“我大哥、二哥已经战死了。。。。。。要轮到我了吗?”
“我不想当兵打仗啊!”
“不想有什么用,北方的柔然,亡我之心不死,不想打也得打。”
“我要去当兵,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嘿嘿。。。。。。我苦练武艺多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我一定要在战场立功,光宗耀祖。”
“该死的蛮子,为什么老是劫掠中原,我不想打仗啊,过太平日子不好吗?”
“。。。。。。”
“。。。。。。”
百姓们听到了告示的征兵令,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想打仗,以此建功受赏,升官财;有的不想打仗,怕死在了战场之。
有的憎恨柔然,为什么要挑起战争;有的反而跃跃欲试,唯恐天下不乱。
“北魏了征兵令,看来,花木兰要去替父从军了。”
“我也应该去战场赚取战功值了。”
熟悉《木兰诗》的罗迁,知道故事线已经展开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些诗句,罗迁熟悉得都能背下来了。
。。。
搞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罗迁就从人群里出去了。
这一次,都不用小厮开路,百姓们就自动让出了一条路。
“忠爷,我们不去吃饭了。”
“你给大家多折算一两银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