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老渔民和杨父三人在外面推心置腹。
慢慢的,杨父他们也知道了当地渔民的难处。
哎,别管这时的琼岛怎么说改革展,可越是了解,越是心凉。
有钱的人家往往是那么几茬,大部分岛民是穷苦的。
这几家蛋民,家里都没法吃饱饭。
海鲜是有啊,他们不能总吃海鲜吧,主食是大米,得向外村买。
盐啊这些也得买,方方面面都要钱。
本地不管是渔民还是农民,均有一本难念的经。
杨父三人这么一对比,惜福了。
看向和村长打交道的童瑶,他们如今的好日子,好像都是童瑶带头出海开始的呢。
海运这事,怪难说的。
说了会话,杨父三人看夜里不安全,顺势叫他们留下来凑合一晚,明早再回去。
几位老渔民看了下远处的大船,那边灯火通明,隐隐传来哭泣声,心有余悸。
立马答应下来。
渔民本来就迷信,今晚这事一出,再急回家,也不敢了。
要杨父他们全是大老爷们,老渔民肯定不愿去岸上住,宁愿在船上窝着。
但跟着童瑶三个年轻媳妇,还有三个孩子,家里几个闺女能和她们睡一块,就不担心了。
就这么的,村长安排童瑶这群人住当地知青办。
以前来这边的知青可太多了,知青都建了不少。
前些年能回村,大多知青都留了下来,要么在当地娶妻生子,要么嫁人的。
知青办空了出来,村委收拾妥当,专门给外地来的人住。
外地来的不光有渔民的,也有一些南下的倒卖贩子。
这些人就是赚个倒卖的钱,不舍得住大酒店、招待所,那就和当地村长意思意思,住知青办。
地方不远,收购点老板还去旁边借了几辆板车过来。
让童瑶她们搬家当。
处理好的鱿鱼也搬了过去。
知青办那边是个大院子,房屋也多。
里面居然还住了三个年轻男人,有村长介绍,双方客客气气的打了个招呼。
童翔跟老姐生活久了,和人打交道这一块,学了个十成十。
没一会呢,三个年轻男人就帮着搬东西。
老村长暗暗佩服,怪不得这群人敢闯远海呢,为人处世比他这个当村长还厉害。
老村长拍了拍兜,满意的去解决另一边的矛盾。
哎,出了人命,明天得起早上报啊。
东西多,忙到凌晨一点才搞定。
童瑶三姐妹没法跟着忙,孩子早就困了。
当娘的只能给他们包着被子,抱怀里,在廊下坐着等。
出门在外,诸多不方便,大家伙澡都没洗,直接躺。
睡到凌晨三点。
啪啪——大风呼呼吹,大开的木窗来回撞,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所有人都被吓醒,三个孩子哇哇哭,童瑶三人赶忙哄孩子。
下一瞬,大家伙都起床,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