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能帮着杨母煮饭啥的。
二来,童翔的房子已经开工了,给工人吃饭、结钱啥的,一件件的都是事。
杨母一点也不计较亲家来家里住,她满心都是期盼呢。
亲家母过来了,能帮上忙不说,还能有个伴。
事实上,婆家和娘家能和平相处,第一个条件就是性格看得开,大小事别计较太多。
不然别管家里有钱没钱,都得吵。
第二个条件是,儿女懂事。
孝顺长辈,也理解长辈。
长辈们的生活习惯总有不同,做儿女的还真得多宽容些。
童瑶和杨清桦在这点上做得极好。
爷奶爹娘想做什么都支持,也不会指指点点,要求长辈们怎么样怎么样。
夫妻俩有什么想法,要去做什么,都会和长辈们商量,问问他们的意见。
而不是背对他们私下自己做决定,把长辈们当外人看待。
所以,长辈们偏疼夫妻俩也不是没道理的。
童父他们回村后,利用空出来的一天在村里搜罗点农产品上县城卖。
鸡蛋也能收,乡亲们不想走那么远卖鸡蛋,可以卖给童华夫妻俩。
春笋、葛根粉、木薯粉、晾干的木薯片、红薯粉、凉薯粉乡下大把。
除了红薯粉是做成干粉条,其他的都是磨成粉。
没办法,也就春笋是应季新鲜出土的,其他都是夏秋季节成熟。
大棚养殖、反季节种植都没普及呢。
聪慧的农民们,想了这个法子,晒干磨成粉,便于保存。
至于吃法,那花样就多了。
只要记住一个吃不死的方法,要煮熟!!!
别的就随意挥。
童瑶和杨清桦心善,对童华夫妻俩和童大刚讲明了。
先期本钱她们来出,赔了就算他们的,赚了利润分一半。
这门生意要是真能做下去,那今后他们就自己商量,自个出本钱,放店里卖,利润就不收了。
只要把鱼干和水果生意放在第一位就行。
童华夫妻俩和童大刚听了之后,先是自我感动了一番,只夸童瑶和杨清桦会做人,对他们没得说。
而后就拍口袋,说自己有本钱,哪里用童瑶夫妻俩出。
反正乡下的东西又不值啥钱,村里人都做来自己吃,没人拿去卖。
他们每斤一分钱收上来,大把人扛上门呢。
春笋更是,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竹林,春笋多到吃不完。
等清明节一到,泛滥得鬼见愁。
地下的老祖宗上来吃完饭就跑路。
实在是,看到满山遍野的春笋、野菜、菌子…
不由想起还活着那会,日日夜夜干不完的农活,以及清水煮一切。
真真是又劳累又吃得苦。
淦!还不如去地底下给后代们跑关系呢。
童瑶也没想到,和谢磊进的香蕉,大清枣那些卖得也不错。
可能占了地理位置吧,腥味十足的海鲜市场,白天就几家开门,难得碰到绿色水果。
价格也还行,消费得起。
来个一两斤的,也不是不行。
就这么你一斤,我一斤,卖了个七七八八。
本就是个小县城,水果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