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的宅邸中灯火通明。屋内,张经焦虑地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决心。他深知,他们刚刚捉住了一个背叛大明的朱邦贤,这个消息在军中已经传开,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而现在,如何处理这个叛徒,让他们感到困扰。
不多时,谭纶在张经部下的指引下来到了张经的门前。张经也听到了谭纶到来的声音,于是冲外说道。
“谭将军,快请进!”张经终于喊出了声,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期待。谭纶自打朱杰命他协助张经以来,一直以深思熟虑的策略和冷静的决断力帮助张经度过了许多困境。此刻,他也被请来,来到了这个充满困扰的房间。
“朱邦贤”张经沉声说道,“你应该还记得他吧?我们将他抓获,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他。”
谭纶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当然记得朱邦贤这个名字,这个一直在暗中破坏他们计划的内奸。他思考了片刻,然后开口道:“张大人,对于朱邦贤的处理,我们必须按照大明律来行事。”
“你是说要按照法律来惩治他?”张经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的,张大人。”谭纶坚定地说,“我们必须维护法律的尊严。朱邦贤作为军中将领,他的背叛行为影响极其恶劣。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我们军队的士气,还可能引其他人动摇。”
张经沉默了片刻。他明白谭纶的意思,他也知道法律的威严不容践踏。但是,他也有些担忧。毕竟,朱邦贤的身份特殊,虽然他父王在信中提到了让他按律法惩治,但毕竟朱邦贤是大明王爷的子嗣。这个身份一旦公开,如果公开惩罚他,可能会引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后果。
看到张经的犹豫,谭纶继续说道:“张大人,我知道你的担忧。但我们必须明白,朱邦贤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大明律。他的背叛行为已经对我们的军队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那么未来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张经深吸了一口气,他明白谭纶说的是对的。他决定采纳这个提议。他们将根据大明律对朱邦贤进行惩治。他们将公开他的罪行,让他无法再继续隐藏。
随着提议的进行,他们一起商议每一个细节,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他们的手下也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实施这个提议。
第二天清晨,他们的计划开始了。他们向朱邦贤宣读了根据大明律对他的指控,然后对他进行了公开审判。在众目睽睽之下,朱邦贤无法逃脱自己的罪行。最终,数罪并罚他被判处了斩示众。
在宣布斩的那一刻,朱邦贤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悔恨。而张经和谭纶则坚定地站在一旁,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决心和威严。他们知道,他们已经维护了大明律的尊严和公正。他们的行动也让所有人看到了背叛的代价。
靖江王朱经扶收到了张经传给他的信函,信中写到了对他儿子的判罚,其实朱经扶在得知自己的儿子朱邦贤背离了明朝的阵营,投身于敌方的怀抱。朱经扶就非常震怒,深感痛心疾,身为大明皇室的一员,他深知颜面对于皇家的重要性,而朱邦贤的背叛无疑是对大明皇室的极大羞辱。
朱经扶坐在明亮的书房内,手中的信纸仿佛承载着皇家沉重的尊严和荣誉。他对于张经的判罚非常支持,毕竟自己的儿子触犯了国法,朱经扶除了给张经回信表达对他判决的拥护,还托张经将他写给的另一封信转交给他儿子。他慎重地展开信纸,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剑,刺入他的心扉。
“吾儿邦贤,尔竟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背离了明军,背离了父王,背离了我们的家族。你可知,你此举犹如将我们大明皇室的颜面置于地上,任由他人践踏。”朱经扶的笔下流淌出这样的字句,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痛心和愤怒。
他想起朱邦贤年幼时的模样,聪明、机智、忠诚,然而现在,他的儿子却做出了背叛明朝的决定。朱经扶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他感到自己作为父亲的尊严被深深地伤害,他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失望。
“你曾是大明的希望,是父王的骄傲,是家族的未来。然而现在,你却选择了背叛。你可知,你的所作所为,已经丢尽了大明皇室的颜面。”朱经扶的笔在纸上飞舞,他将自己的愤怒和失望倾泻而出。
他想起曾经与朱邦贤共度的时光,那些教导、那些期望,仿佛都成了空话。朱经扶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他感到自己的心被深深地刺痛。
“从此刻起,我与你断绝父子关系。你不再是我的儿子,不再是是大明的希望。我将你的名字从家谱中删除,你将成为我生命中的陌生人。”朱经扶写下这样的字句,他的心中充满了决绝和痛苦。
他知道这样的决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但他还是选择了这样做。他无法忍受朱邦贤的背叛,无法忍受大明皇室的颜面被践踏。他感到自己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但他也明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表现出他的决心和坚定。
朱经扶将信封好,派人将其送给了回去复命的信使。他知道,这封信将会成为他们父子关系的最后告别。他感到自己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失望,但他也明白,这是他作为父亲,必须做出的决定。
在那个夜晚,朱经扶独自坐在书房内,心中充满了痛苦和失望。他知道,他的儿子已经走上了背叛的道路,而他必须做出决定,必须断绝与他的父子关系。
最后,朱经扶的书信交到了张经的手上,张经思略在三后,将朱邦贤父王给他的亲笔信给朱邦贤送了过去,朱邦贤坐在监牢中,手中握着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