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不甘心啊
卫宸觉得自己这辈子活的很值,虽然他还年轻,可他想自己如果能顺利活到七老八十,在临走之前,一定拉着暖玉的手,然后在儿孙面前十分得意的说自己这辈子娶了至爱的姑娘,生了可爱的儿女,他还有一帮和他并肩做战的兄弟。
柴飞平,李二,青森,还有济北道跟来的几十个汉子,还有薄渊。
卫宸清楚自己这算是占了暖玉的便宜。
如果没有暖玉助他一臂之力,可能他还要花些心思,可他相信,最终的结果一定还是如此。
所以卫宸觉得挺心安理得的,并没觉得自己借机也占了暖玉便宜有什么不妥。
后来卫宸和暖玉说起此事,暖玉感慨,这人一旦脸皮长的够厚,当真是水火不侵刀枪不入啊……
当晚,小两口果然早早睡了,至于如何的浓情蜜意,实在不足为外人道。
唐颢那夜失踪之事,齐凌下了封口令,所以知道的寥寥无几。齐天治伪造玉玺,扰乱新帝登基大典,前阵子因新君初登基,又加上力坑外敌,所以一直没有处置。齐凌如今终于决定如何处置齐天治了。碍于血亲,他网开一面,不杀齐天治,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一辈子幽禁皇家别院。
紧跟着,齐凌又下了诏书,言已经南蜀就议和事项达成一致,择日便和签下议和文书。
南蜀九皇子向齐凌开口求娶公主。
最终相中了先帝的七公主。
齐凌下旨,召七公主入京,选个黄道吉日,和亲南蜀。
这事一出,百姓们褒贬不一。不过对于七公主和亲之事,倒没谁觉得惋惜。
夏皇后当初疼儿女,把儿子女儿宠的都没个章法。夏皇后病逝,六皇子感念母恩浩荡,追随夏皇后而去,独留一个七公主。自然,这是史书上所载的。
至于真相如何,即便是百姓,亦是心如明镜。
先帝病重之时,一直由夏皇后把持朝政。先太子始终被拒于皇帝寝宫之外。
夏皇后最疼的是六皇子齐天朔,这是世人皆知之事。她自然是希望先帝将皇位传给六皇子。可那齐天朔从品行到才能,都不足以承继大统,所以先帝不顾夏皇后的私心,而是把帝位传给了当时的凌亲王。
夏皇后母子自然生怨。
所以必定会做些什么……所以最终才落个母子身死的结局。这个七公主还算幸运,逃脱了一劫。可毕竟她的母亲和兄长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所以连带她也受到了牵连,被送出京城。
一个注定失势的公主去和亲,也算是物尽其用。毕竟她便是留在齐国,也没谁愿意去娶一个触怒过圣颜的女人。何况谣传那位七公主性子像极了其母后。之所以是褒贬不一,倒不是指和亲之事,而是这二签议和文书……
南蜀失信一次,便能失信第二次。
但凡有些血性的,都希望靠武力,让南蜀心服口服。
议和这种事,实在是即伤神又考验人,无趣的紧。
虽然褒贬不一,可议和文书还是很快拟好。
殿上,由内侍宣读,和上次那封议和文书遣词用句相差无几,只多了联姻。
唐颢立在殿上,恭敬的接过旨意。
一旁卢岳,宋守和卫宸等人脸上均露了淡淡的笑意……唐颢的眼睛迅从诸人身上一扫而过,最终在卫宸身上定了定。就是这个人,数次坏他好事,唐颢并不相信是暖玉猜出他的藏身之地。楚暖玉便是有公主的封号,也终归是个女子罢了。女人能有多大的本事,能凭着几不可见的蛛丝马迹便猜到他的去处。
一定是卫宸。
是卫宸猜出,再借楚暖玉之口说出。
这样楚暖玉公主的身份能更牢靠些,卫宸这个驸马当的自然更稳固些。
议和文书已经签完,齐凌对唐颢说话自然随和了些。客气的问唐颢在京城住的可舒服,需不需要找个大臣在他离开前,再游一游齐国京城。
这样的客套话,不过是礼仪上需要罢了。
殿上朝臣谁不明白。可是唐颢却当真开了口。
说是薄渊和他说起过小卫府,说小卫府府邸虽小,却五脏俱全,这阵子薄渊时有提起,实在勾起了唐颢的好奇好,不知道能不能在离开前,登门造访,并小住几天。
齐凌话即问出,唐颢也开口要求了。
齐凌只得看向卫宸,他自然也明白客无好客的道理。只是毕竟碍于两国邦交,齐凌并不想和唐颢交恶。
不管这议和文书能管用几时。至少眼下解了南蜀之危。楚老将军只要一心对付北振,也许和唐颢套套交情,还能让唐颢出兵和楚老将军前后夹击,一举击退北振呢。
“卫宸,殿下既然开了口,朕自然要无所不应……如此,便劳你辛苦几天,照顾一下殿下的饮食起居。”
卫宸只得应是。
唐颢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神情。
此次虽然不能带走楚暖玉,可在离开前,他必然在亲自去小卫府见一见让他心心念念的姑娘。
卢岳和宋守对视一眼,自宋守接了杜淳的丞相一职,难得的一相一辅意见开始一致。
两人如今是齐凌的左膀右臂,颇得齐凌倚重。
卢岳觉得有些不妥。
他知道的东西总要比旁人多些,知道这些唐颢来,打的便是暖玉的主意,虽然最终他只能带走七公主,可毕竟生了颗贼心,如今又要硬住进小卫府。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殿下,要说这京城景致,小卫府可着实排不上什么名号。殿下不如去臣的府上小住几天,不怕殿下笑话,小女和卫夫人交好,见小卫府有那么个园子,回去吵着也要。臣爱女心切,便也修了个园子。仿照着小卫府,只会比小卫府的园子精美,断然没有不如的道理。殿下若是看景,不如随臣回家一观。”
“卢大人说的不假,臣有幸得卢大人相邀,亲眼看过那园子。简直就是琳琅满目……殿下若是不去看一看,实在是亏的很。”宋守向来和卢岳一唱一喝。听罢开口附和。
见朝中两个重臣开了口。
宋守话音落下后,附和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