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通天大路
他让人将暖玉带到花厅。
不想同来的还有卫宸,那个看起来阴沉沉的少年。少年对他拱拱手,便立到一旁,显然是个陪客。孔源笑笑,招手示意暖玉上前。
暖玉倒也不怯场,听命上前。
“你怎么来了?”孔源打量小姑娘,越看越觉得模样漂亮。虽说年纪不大,可这双大眼睛十分灵动,再加上小脸上精致的五官,不难想像暖玉将来模样必定是差不了的。
“孔叔叔,我来赔罪。父亲说我和二哥昨天冲撞了您。”
赠罪?两个孩子。孔源眼睛一转,便明白了卫老爷之意。这是……孔源这人重利,如果不是有利可图,他才没心思敷衍卫家。昨日在卫家他提起独子亲事,卫老爷显然是不愿的。
那时候,他过问的是卫家大小姐和二小姐。如今,卫老夫爷亲自把小女儿送到他面前。
这是?孔源不傻,卫老爷弯弯绕的心思他明白的很。无非是觉得孔家这权势不够牢固,怕哪天被上面牵连。说白了,卫老爷是不甘心两个女儿嫁进孔家来,是看不起孔家。
至于卫三小姐,在甘宁道,关于暖玉的传言不少。
说是这位三小姐自从落地便不得父母欢心,反倒府中老夫人待她如若至宝。甚至有人怀疑这位三小姐的出身。可传言终究是传言,若不是卫家血脉,卫老爷和卫夫人如何会甘愿认下这个女儿。卫老夫人怎么会把她视若至宝。
可是事实证明。
卫暖玉不得卫老爷夫妻欢心却是不假。
如果卫老爷在意这个小女儿,必定不会让她亲自登门。说是赔罪,她犯了何错?便是有错,何至一个六岁稚童亲自登门,这本是父母该为之事。
卫老爷之心,简直是昭然若揭。
他孔家再不济,孔源也不会给儿子讨房在娘家不得宠的媳妇。卫老夫人便是再疼卫三小姐,也终究有人老力竭的那一天,早晚,卫家还是由卫夫人掌权的。
心下打定主意,孔源再看暖玉,也只是觉得小姑娘有趣了。
他倒想听一听,这两个孩子要如何‘赔罪’……“这倒稀奇,我不觉得你们冲撞我,你们反倒主动上门讨骂?”
暖玉心道若不是想让卫宸借几分孔家之力,让他在仕途上走的顺当些,她才不会在明知道卫老爷居心叵测的情况下来孔家呢。若非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世,卫老爷之举,委实太过伤人了。同样是女儿,他舍不得卫美玉和卫秀玉,便舍了她。不是亲生的便不是亲生的,这份骨肉亲情根本求不来。把卫老爷的行径和卫宸的一比,明玉更是觉得卫宸待她,简直比卫老爷强上百倍。“……孔叔叔要骂我们吗?二哥,你快点和孔叔叔求个情。”
孔源显然在逗她。
不管孔家的权势怎么得来的。孔家如今有权有势不假。
卫老爷不甘心女儿嫁个‘伪’豪门。孔源自然也不会甘心儿子娶个在家族中不受宠的女儿。
不过将心比心罢了。
这样的贪得无厌,她前世见的多了。前世的计家,可谓是极富之家,计家主家子嗣不丰,旁支却各个多子多孙,想嫁进计家的姑娘无数,她做为主家当家夫人,不管是计家旁支,还是想进计家门的姑娘家,都少不得派人来求见。她简直烦不胜烦。
别的暖玉不敢说精通,不过对于揣摩这些权势之人的心思,她自认火眼金睛。
孔源意不在她,哪怕他在和她说话。
暖玉说完,似是怕了,缩到卫宸身后。
孔源一怔,实在不知道小姑娘打的什么主意,在他看来,卫家三位小姐中,最伶俐的便是这位三小姐。
卫宸被推了出来。
他有些无奈的拱拱手,调子不冷不热的向孔源告罪。
明眼人都看的出,卫宸根本不想和孔家有什么牵扯。孔源觉得奇怪,昨天他见到卫家长子卫瑞,卫瑞比面前的少年还年长两岁,虽然极力掩饰,可是表情中还是带着几分希翼,权势这种东西,最重要的是握在手中,甭管他怎么来的。
想要出仕为官,有人相助自然事半功倍。
可他孔源也不是傻的,卫家人明明不堪大用,却还摆出一幅高高在上,凛然不可犯之姿,实在让孔源倒尽了胃口。
可卫宸,却是卫家的异类。
他是真的不打算和他纠缠下去。难道,卫宸小小年纪,已经深谱反其道而行之理。
“贤侄不必如此多礼,不过和你们逗趣罢了。不知贤侄师从何人?明年可有下场的打算?”
卫宸老老实实的答先生姓许,说自己年纪还小,没有下场的打算。暖玉初时还能安静听着,可是卫宸说完最后一句,暖玉忍不住暗中扯了扯卫宸的衣袖。
他怎么说明年不下场呢?
明年若不下场,便要再等三年。暖玉记得上一世,卫宸十四岁时离开卫家。从此后再未踏进卫家一步。
他如今十二岁,离前世叛出卫家还有两年时间。
暖玉心里想着卫宸这次下场,如果能过了童子试,参加乡试,哪怕取不到好名次,也能让卫家上下待卫宸宽容些,也不会迫得他两年后离家了。“贤侄不打算下场?”孔源也有些奇怪。
“学艺不精,还不到火候。”卫宸答。
这么不卑不亢的回应,倒引得孔源多了几分兴趣。“贤侄太过谦虚了。不如这样吧,参加童子试需五名同考的童生和一名廪生共同担保。不如这‘廪生’便由我来做。贤侄觉得如何?”
暖玉闻言眼睛一亮。
这敢情好,简直是天下掉馅饼的美事。
若是孔源出面担保,整人甘宁道都会对卫宸另眼相看的。这真是还未考,名声已经大躁。
到时只要卫宸文章过的去,便是碍于孔源的面子,也会让卫宸通过的。这简直就是孔源将一条通天大路摆在卫宸面前,只要他点头。
不想,卫宸的回应是,摇摇头。
“多谢孔叔叔的好心。我还想再和先生苦学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