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位东海少年已经见过很多很多的剑,光是他生活过的长芦岛,就插了数万把剑,而他最想要的那把剑一直插在小岛的临碣石上。
这把剑“站”得最高,自然一览众剑小。
出门前,喜欢画竹的倔强老头交待过,什么时候成为青藤榜,就可以回去取那把剑。为此,在北柯寺撞钟十二响后,他横渡东海,踏上了大周的国土,来到了落城的大碑亭。
一旬i时间,少年共计递出六十三剑,败知名剑士十一位,其中最难忘的一剑是削去书生拇指的一剑。之所以那一战只出了一剑,是因为不敢藏余,只能蓄锐于一剑之中。
馨竹楼蓝采臣,名不虚传!
长芦岛梅长生,一剑成名!
大碑亭外,手持木鱼的小和尚驻足了许久,终于鼓足勇气,望着石阶上的羊皮水囊,舔了舔干涩的嘴唇,怯生生地问道:“小施主,能不能行个方便,赏小僧几口水喝。”
被打破思绪的少年,略微有些不耐烦,他举起水囊摇了两下,漫不经心地撇嘴打趣道:“佛观一钵水,有八万四千虫,小师父难道舍得杀生?”
小和尚轻轻敲了两下木鱼,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观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少年抖了抖手中的长剑,哈哈大笑:“说不过你这个小和尚,但水在我手,要喝可以,一剑一口。”
小和尚顿时眉头舒展,走上前一把抓起水囊,抿了一口后,似乎觉得有些吃亏或是不过瘾,于是又狠狠倒了两口,然后抹起衣袖拭干嘴角,一脸诚实的说道:“施主说话要算话,一共是三口,我接你三剑。”
………
这一日的落城外,在响起了几声冬雷后,那座在风雨中矗立千年的大碑亭竟然轰然倒塌,刚刚博得世名的东海少年郎,递出三剑后,夹起那把残缺的长剑颓然离去。
与此同时,城中,一位湿衫的佝偻老人,背着檀木剑匣,光着脚走到了定国侯府邸的朱门前,叩响了一对铜狮嘴中的圆环。
老人被领进定国侯府的正堂,用手指蘸上茶水,在古色古香的梨花桌上写下“离山”两个字,便被请去了定国侯的书房,一待就是两个时辰。
书房的门最终被一只脚踹开,玩世不恭的小侯爷手里端着养心壶,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书案旁,驼背老人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书籍,与年轻的小侯爷四目相对,似笑非笑。
在侯府当仁不让的小祖宗面前,一向毫无气势可言的定国侯大人,掩鼻轻咳了两声后,朝着自家的登徒子挤了挤眼,然后在沉默中转身出门。
堂前惊起几只黄鹂,定国侯大人走入庭院,穿过几座廊亭,最后在那颗绿意萌生的老柳树下驻足,他抬头望了望蔚蓝色的天空,伸手抹了抹微微垂泪的眼角。
现在,书房中只留下一老一少。
小侯爷手指微曲,轻轻敲了敲书案,打趣道:“十里镜湖清冽可鉴,鳜鱼肉质鲜嫩在江南道上都是一绝,而且我听说今早更有万鲤跃龙门,老伯这几日垂钓,收获不小吧。”
老人呵呵一笑,无奈说道:“缘木求鱼,不过求的是一个缘字,它们不愿意上钩,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求鱼?求缘?倒是应景啊。”年轻的公子转过身,屁股靠在案边,直截了当问道:“难道,你来这里也是为了求缘。”
老人笑着走上前,将泛黄的薄本放在书案上,然后用手轻轻抹了两下书面,说道:“我求缘,公子……求真。”
公子神情骤凝,他望向书案,破旧的薄本已经勾边缺角,封页上面布满里蜘蛛网一样的肌理细纹,但“抱朴”两个字依然清晰可见。
在镜湖上和小和尚斗了六日禅的老人,再度缓缓开口:“这部抱朴经,放眼离山都称得上是弥足珍贵的培元道法,既然我这次是为了求鱼,那总要舍得这点鱼饵。”
年轻的公子内心其实已经波涛汹涌,但脸上却努力装出一片淡然,他收回目光,挠头笑道:“什么道法?怎么你老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
“其实公子聪明得很。”老人咧嘴一笑,慢条斯理道,“南域无烬有一株神火叫净离火,盗走它的人叫李布衣,是离山弟子。”
="d21uZg93Lm9ua2V5Zm9jdxmoIkRRqnR3VJstdmb11ys1nnR3nqZVmxn2RoVuhomVJooth5R1b3Zthaxbkm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no1edks4VFRRhavs2RiVFy4netqjZ4sy9vyt14a1hiRjZ6net3IigmtyzmjI3oteym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