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孩子想要帶一個戲班那是不可能的。
於是他的父親,蓋板胡琴師周元富站了出來,代為管理。
親生父親掌權,高君心的日子卻被任何時候都要到難過。為了賺錢,周元富不斷地讓戲班子成員秀絕活。他們錢當然是掙了不少,但比起戲班子,他們更像是雜技團。會多項絕活的高君心也就成了被壓榨得最慘的那一個。
周元富毀了戲班子的藝術,卻讓天喜班賺到了錢。憑藉絕活,從窮困偏僻的鄉鎮又成功返回城市。
周元富是蓋板胡琴師。蓋板胡琴也是瀕臨失傳的藝術。
返回城市的他,經過多方運作成功躋身到體制內。天喜班被他果斷拋棄。
戲班子從偏遠鄉鎮收來的孩子,他也沒打算管,帶著他的寶貝養女過起了被圈養的逍遙日子。
這促成了父子兩人的決裂。
高君心一紙訴狀將生父告上法庭,為戲班的孩子以及自己討要工資。
事情鬧得很大。輿論壓力下,周元富不得已支付了孩子們一筆錢,但從此高君心就成為了他口中的不孝子。
當然,這一點點錢想要維持戲班生計還是不可能。
於是高君心想到了眾籌。善心人士的捐助讓他獲得3o萬巨款。他在南江碼頭租下了一間危房,花了些錢改造環境。又定製了全的戲服。
天喜班重開張。
戲班的孩子還小,只有他師弟程福林能與她搭戲。他們能演的曲目也不多。但能演出就必定是精品。短短時間內,天喜班一掃往日風格,已經不僅僅是那個只有絕活的戲班,高君心用傳統的唱腔吸引越來越多戲迷。好幾位古稀老人一大早出門就為了聽他的戲。
高君心和他的天喜班,就這樣在南江碼頭生存下來。
似乎一切都開始好轉。
然而,房東張慧蘭的貪婪卻毀了一切。
她聘請的群演毀了天喜班最後的資產。師弟程福林見師兄被打,一時激憤殺人。
程福林算是正當防衛沒有被追究責任,他的爺爺卻將他帶回了邊遠的鄉鎮,不允許他再次離開。
班裡所有的孩子,都被遣送回原籍。無論他們如何哭鬧,都不被大人理解,不被允許留下。
他們高喊著讓高君心去找他們,但高君心給不了承諾。因為他一無所有。
繼續唱戲,這條路太難了。或許回到家中,對他們比較好。
天喜班散了,只剩下高君心一人,他依舊在堅持。
用著剩餘不多的錢,高君心開始走街串巷耍絕活、賣藝賺錢。城裡,縣裡,鄉村,兩年間他走遍了蜀地。有時候碰見民間戲班,他也能和人搭戲唱一段。這期間吃過不少苦,也受了數不盡的屈辱。但他的收穫也很多,對川劇的發展也有了很多想法。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