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在北方,终是主公心腹之患。
不论是曹操还是陶应,都想要用公孙瓒来牵制主公。
此前公孙瓒眼看就要败亡,皆因有陶应相助,才得以苟延残喘。
甚至,此前辛佐治出访江东,陶应也是以主公不要攻打公孙瓒为条件。而辛佐治偷听到曹操使者与陶应的谈话中,也透露了曹操想要利用公孙瓒在北方牵制主公的企图。
敌之所欲,吾之所恶也!
由此可见,全力夺取幽州,消除公孙瓒这个隐患,才是当务之急。不知主公以为然否?”
袁绍想了很久,还是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随后便又开口说道:“确如公与所言,夺取幽州之后,咱们才能在南下之时,不必担心有人从背后出枪袭吾后臀。”
想了一下,又道:“本将亦欲先灭公孙瓒而后南下以争天下,但是……公孙瓒有陶应支持,恐不能如愿尔。”
“主公勿忧。”
沮授见袁绍松口,便又接着说道:“如今,陶应正与刘备争夺荆州。其所有的兵力,几乎全都被牵制在荆州战场上。听说……陶应更是因为孤军深入,被刘备堵在荆南。依属下之见,恐怕短期之内难见分晓。
这正是主公出兵剿灭公孙瓒的最佳时机!
公孙瓒仅有两郡半之地,兵力也不过七八万而已。没有陶应的支持,必然坚持不了多久。何不趁此机会,全力以赴,孤注一掷,灭公孙瓒,除掉主公的后顾之患?
至于陶应那里,就算要与之结盟共伐曹操,等到他荆州战事结束之后,亦可根据届时的情况,再与之详谈。到了那时,陶应也只能接受公孙瓒已经灭亡的事实。”
对于沮授的这番话,袁绍大感赞同。
又看向其它几位谋士。
意外的是,这一次竟然没有反对意见。
就连平常喜欢与沮授唱反调的许攸和郭图,也都表示了赞同。当然,这也跟曹操送了他们不少金玉珠宝有关。
袁绍见大家意见统一,便下定了决心。
先灭公孙瓒,再灭曹操!
随后,又问沮授道:“要如何才能快打败公孙瓒?”
沮授道:“主公当用全力,分三路出兵。第一路,由高干为帅,动用十万人马,从代郡出兵,越过军都山进入涿郡,然后攻打渔阳。
第二路,主公亲统二十万大军攻打范阳;第三路,由张合将军带五万人马攻打渔阳的泉州。
除此之外,再派人去草原找东部鲜卑领素利,跟他说明公孙瓒对草原族人的危害。剖析利害关系,并许以十万石粮草支持。
若能求得鲜卑出兵十万从北边攻打渔阳和右北平,则公孙瓒将会面临四十五万兵力的四面围攻。必能致其快败亡。”
袁绍闻言,豁然而起。
大声说道:“吾意已决,就按公与之策行事。”
随后,便拜沮授为中军军师。
又在沮授的建议下,拜许攸为左军军师辅佐高干,辛评为右军军师辅佐张合。
被“休假”的田丰和荀谌也被召回。
让他们俩人在袁绍出征期间,坐镇邺城。
……
不得不说,这汉末三国还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强?
强在哪里?
强在武将勇猛热血,强在谋士奇谋妙策!
汉末时期众多的谋士和武将们,数千年来,一直如那璀璨的群星一样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从不曾消失,也从不曾暗淡。
这就是汉末三国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