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操在为袁谭之死而焦头烂额之时,陶应已经回到了秣陵城中。
这一路,也很是辛苦。
从沛国走山路,一路绕道而行,有时候还不能白天赶路,需要昼伏夜出,隐介藏形,以免暴露身份而前功尽弃。
足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陶应才赶回到秣陵城中。
不过,上午才刚进城,
中午时候便又来到了长江边上。陶应是来接人的,接的是甘宁率领的从辰韩郡凯旋而归的江东军将士。
此前幽州之战完结的时候,因为吕玲绮临产,吕布就没有再去辰韩郡,辰韩郡的主将改为甘宁。
后来,在决定采用贾诩的“二桃杀三士”之计挑起袁绍与曹操的矛盾之后,郭嘉认为夺取荆州的时机可能即将到来,就建议陶应收缩兵力,将远在辰韩郡的甘宁的三千人马召回备用。
于是,陶应就让人带着船队,给辰韩郡太守(原辰韩国王)殷盛送去一批兵器甲胄,强化他们自己本地的军队,而让甘宁带远征军回来等待新的军令。
据长江口的官吏派人飞马来报,按时间算,甘宁他们会在今天午后时分赶到秣陵外的长江港湾。于是,陶应就早早地带着将军府的官员在这里等着了。
可能有人觉得区区三千远征军而已,不配陶应亲自到长江边迎接。
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是陶应有意而为之。
陶应认为,迎接……扩疆拓土……而归的将士,是身为主公者必须亲自去做的事情。也是必须倡导的事。唯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只合格的主公。
将无上的荣耀,给到那些……扩疆拓土……打了胜仗归来的将士,是对那些为国为民浴血奋战者最好的奖励!
所以,后来才有那诗:
去时儿女悲,归来竞鼓笳。
借问行路人,何如甘兴霸。
身为老大,有很多事情不必亲自去做,但是,有些事情却必须是要亲自去做的。
比如说……吃面。
记得以前曾经看到过一份报道,报道上说的是“国外”某某“公司”的老板“亲自”在面馆吃面;“亲自”吃完面之后,又“亲自”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钱,“亲自”走到收银台“亲自”付了钱,还“亲自”握了握美女老板娘的小手手。
这是多么罕见、多么高尚的行为的啊!
周围的老百姓们,都被感动得哭起来。
我当时就在想……娘的,他是不是“亲自”陪他老婆睡觉,要不要请老子去代劳?
……
时值严冬,朔风呼啸,大雪纷飞。
雪花落在陶应的衣甲上,将陶应变成了雪人一般。不过,陶应却依旧挺立在长江边上。
也没有人给他撑伞。
不是没人给他撑伞,而是陶应不让。后世那种即使是年青力壮的“老板”出行,也必由随从帮忙撑伞的场面,陶应不希望出现在汉末这个封建社会。
老年人除外。
自己的子女帮忙撑伞也除外。
陶应这是要学王老虎……要“以德服人”。
目的是想自己以身做则,好让手下的官员们更加亲民一些。
……
约摸等了小半个时辰,一支庞大的船队乘风破浪而来,那最前面的那艘大海船的舰艏上,站着两人,分别是甘宁和诸葛瑾。
这一次,甘宁是回来准备参与荆州大战的。
而诸葛瑾则是回来述职的。
考虑到即将攻打荆州刘备,又面临北边曹操和袁绍的压力,陶应决定将悍将甘宁调回江东备用,颇有谋略的诸葛瑾也借述职之名调同秣陵。
万一到时候抓了诸葛亮,也好让他兄长诸葛瑾去劝降。
而辰韩方面,就先让殷盛带着他的本地人马先玩玩,等到陶应统一了南方,再派支人马过去灭了马韩和弁韩。
……
很快,船队便靠上了码头,从船上走下来一队队着着整齐,士气高昂的江东军将士。走在最前头的就是甘宁和诸葛瑾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