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兰的厨艺虽然不算很好,但吃起来还是很不错的,这玉米饼香甜的很,而且考虑到现在天气还是很热,她将玉米饼放到锅里蒸,而不是用油来煎。
就在大家伙啃玉米饼的时候,有人路过门口,就喊道:“沈兰啊,你还不去村公祠堂那边吗?听说潘地主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家伙儿都拿粮过去交了。”
站在东屋门口啃饼的沈兰听到过后,高声回应:“哎!知道咯,我这就带晓夏过去!”
本来还以为要等会儿才回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幸好她已经将玉米饼给蒸出来了。
“晓夏,咱们走吧!”沈兰转身进屋,这家里管的钱都在晓夏那里。
“唔!”苏晓夏嘴里叼着一块玉米饼,点点头,然后手伸向碗里再拿起一块,她需要吃两块才能吃饱。
昨天卖猪肉的时候说要匀点钱给沈兰和许易云,她本来想吃完饭后给的,结果吃饭的时候遇到那几个玩意来偷东西,这一折腾,她就给忘了。
等会儿交租后再给把,这样正好能好好算钱!
“三宝也去!”三宝见状,将病塞进都里,小手再去抓了一张,然后快来到苏晓夏身边,一把抓过苏晓夏的裤子,“三宝跟娘去!”
“好,跟娘去。”苏晓夏单手将两块饼拿起来,之后腾出一只手牵着三宝。
不过在出门的时候,她跟许易云说道:“你们爷仨就在家里吧,许易云你要是吃饱了,帮我将木头的皮给削了,正好木皮也可以晒干当柴火。”
“嗯。”许易云点头,“有啥事再让人回来喊我。”
“成!”苏晓夏应声,牵着三宝,和沈兰一块走出家门。
村公祠堂,是许家村的祠堂,平时村子里有啥事情要相商的时候,基本就是在这边,或者还是去村长家里,但一般都是在祠堂这边,毕竟祠堂这边的前院很空阔。
许家村八九成都是姓许的,偶尔几家是异姓,许家村就是因为许姓人口比较多,所以才这样命名的。
潘正民,今年四十出头,是十里八乡最有钱的地主,就住在潘家村,四周的村子、包括许家村,其中很多田地都被潘地主给买下来了,村民如果想要耕种的话,就得租田地或者是买田地。
相对于别的地主,潘正民还是一个不错的地主,人好心善。
因为闺女出生后患病,一个和尚告诉他要日行一善,这样才能让闺女健康成长,所以潘正民平日里还会去城里施粥布善。
在田地租赁和赋税上,他都是比别的地主做得厚道,虽然也会从中赚不少钱,但不会说刻意和可恶的欺压百姓。
故而每次他或者他派人过来收租收粮的时候,大家都很配合,如果实在是捉襟见肘,可以先打欠条,但需要交一点利息……
原主之前来过一次祠堂这边,就是在和许易云成亲的时候,需要来这边敬祖先,之后不管生啥事,原主都没有来过这边。
要不是有沈兰带路,苏晓夏怕是会牵着三宝走错路。
“晓夏,咱确定要交钱吗?这可是很大一笔钱咧!”
“交钱。”苏晓夏说道,“放心娘,咱钱够,还有多的。”
“成,都听你的。”沈兰笑了笑,眉眼都写满欣慰,心想这十里八乡,肯定不会再有第二个比她儿媳还好的媳妇!
村公祠堂,村民都在排队,大家的背上都是扛着粮食,或多或少,放眼看去,只有苏晓夏两手空空。
交粮的人才排队,其他人都是在旁边等着,所以沈兰抱着三宝站在一边。
“晓夏,咋就你和你婆母来?许易云咧?”排在苏晓夏后面的妇人疑惑地问道,“你们不交粮?俺听说你们租了很多田呢!”
“他在家!我们交钱,我和娘来就成。”
“啥?!”
此话一出,别说是妇人,其余排队的人也都震惊了,这怕是许家村第一个说交钱而不交粮的人。
对于大家的震惊,苏晓夏也是知道原因的,交钱和交粮一对比,交粮会更大程度的缓解一个家庭的压力。
粮没了,可以用钱去买,而且地主那边没有规定一定要交很好的粮,只要斤数达到就行,品质差点的粮食也没关系。
“晓夏,你没开玩笑吧?真的要交钱?”
“是啊,粮食的话,还是囤着过冬比较好。”苏晓夏淡淡笑道。
“这不至于呀,等到到时候再花钱买就成了呀,现在囤粮还太早哩!”
“不早了,我看这些天不下雨,我担心到时候种东西困难,还是囤粮好,不然到时候怕是有钱都买不来粮食。”
苏晓夏知道这书中的剧情,所以会这么做,她会这么说,也只是提一嘴而已,这些人听得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反正也不关她的事,她都提醒到这里了。
听到这话,在排队的不少人才意识到真的很多天都没下雨了,要是将粮交了的话,家里的钱也不够他们去买粮食回来囤着,可要是交钱的话,粮食有了,但家里是一分钱都没有了。
苏晓夏不管大家如何纠结,到她的时候,她直接问道:“许易云家的,一共要交多少钱?”
“交钱?你确定?”
负责记账的是潘家管家之一,是负责跟随潘正民出来收粮收钱的,叫冯南,三十出头。
“确定。”苏晓夏点头。
“行,你在这里等等,我算一下。”冯南说道,他本来是按照交粮的方法来算的,现在第一次有人说交钱,没有准备的他只能现场算钱。
在等待的时候,苏晓夏的目光看向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