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顺此刻心头浮起了许多复杂的情绪,但是脑中却着了魔一般地萦绕着同一个画面。
那是三哥大病初愈时,榻前劝学的场景。
“今日不聊四书五经,聊聊大昭历史。”
萧行云彼时不过是个半大的少年,他倚靠在床头,眼中似乎看到了很久远的东西。
“一朝邺城兵变,中原大地纷纷举旗响应,不足月余,赵莽黄袍加身,承继大统,铸成君王大业。”
“赵莽?可是咱们大昭的开国皇帝?”萧顺歪着小脑袋问。
“是,赵莽英姿独断,锐识绝人,其功业,足以昭日月,垂史书。故改元开国,国号称‘昭’,史成‘昭高帝’。”
萧行云继续:“新朝初建,百姓富庶,海晏河清,交通互市,赵莽对出豪言,我大昭,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时间,民
心大振。”
“然后呢?”萧顺好奇极了,他总觉得,历史从三哥嘴里说出来,像是在讲述一段真实生的故事,分外动听。
“与前朝‘文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同,赵莽说,文能安邦治国家,武亦能马上定乾坤。从此奠定了大昭武将的崇高地位。”萧行云板着萧顺的小手指,一个一个地数,“辽渊沈家,南疆吴家,西域霍家,乃是大昭的三大开国强将。”
小萧顺崇敬地鼓起了掌,“三哥,他们好厉害啊!是因为读了很多书吗?”
“是,但书本给的只是前人的经验,”萧行云耐心地点拨他,“书要读,更要联系实际。”
小萧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长兄如父,萧行云的话在小小的萧顺心底萌芽。
明明是那么久远的记忆,可在萧顺的心中却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水灯节的节日氛围下,满城点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火,鲤鱼跳龙门、嫦娥奔月,个个栩栩如生,鲤鱼的鱼鳞上嵌了一对如碧盘滚珠般的眼睛,十分神气,而嫦娥的裙子就像粉红色的花瓣,在夜空中炸开了绚烂的烟火。
萧顺望着满城的灯火,不由得陷入了迷茫与落寞。
如今的天下,究竟是文人与士大夫共治,还是武将与文臣共治,或是。。。。。。奸臣与冗官已经把持了当今的朝政,控制了大半江山?
萧顺察觉到他脑中所构建的认知正在崩塌,或者说,一直以来,别
人强加给他的象牙塔在这一刻被实际打垮。
小小的少年眼里泛着泪水,他从不是什么冷若冰霜的少年郎,却在这一刻,将袖子收得很窄,将小小的拳头捏得紧紧,其中似乎有越那具小身子的强大能量。
他眺望着破庙之上的苍穹,俯视着京都的迎安楼,长侍街,青石茶巷,渡水河畔,夜萤山,仿佛那份繁华再也不属于他。
他的眼里多了一丝坚定,心中默默地许下了某个宏愿。
月华流转,潺潺浮动,水波斜斜地倒映出远处热闹的都城,反衬在萧顺的身上,恍若绚烂的银河。
这副场景,深深地印刻在沈鸢的心中,却不知,日后再度想起之时,已是感慨万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