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父让大家先排好队,他一个一个地把这些人带来的东西都收了。
带来的东西值多少钱,则可以在摊子里换多少的东西,多退少补。
大家带来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共也没多少钱。
因此挑东西的时候十分谨慎,挑的大多都是锄头、镰刀这些实用的农具,以及针线、糖、酒这些寻常要用到的东西。
杨家庄应该是有木匠的,叶父注意到带过来的那些木盆、水桶,一个也没有卖出去。
镰刀、锄头、剪刀这些铁制品则比较抢手了,就连大铁锅也卖出去了两个,看来这附近是没有铁匠的,
叶父把这些默默记在心里,准备下次就不带木制品了,铁器可以多带一些过来。
等大人们都把东西换完,刚才要换糖的几个小孩,也拉着家里的大人过来换糖块了。
几个小家伙看着兴高采烈的,不过从走过来的动作也可以看出,刚刚是挨了一顿胖揍的。
过程怎么样叶父不管,反正拿东西过来的他就收。
叶父乐呵呵地把糖块拿了出来,反正已经挨打了,这糖怎么也要给小家伙们换了,不然这顿打不就白打了。
小家伙们拿到了糖,个个眉开眼笑的,高兴得就像过年一样。
一旁的妇人也纷纷打听叶父下次什么时候再过来,他们也好提前把东西准备好。
叶父八面玲珑地和这些妇人们打着交道,说好了中秋过后会再来一趟。
叶父在杨家庄待了将近一个时辰,换了8匹土布,2麻袋板栗、2麻袋干蘑菇,十来斤金银花、两串野葡萄,冬瓜和南瓜各6个。
这些东西足足有半驴车那么多,要不是刚刚换了不少东西出去,这驴车还真放不下。
从杨家庄出来,叶父哼着小曲又去了一趟方家村。
方家村在一片平坦的山谷,附近还有好几条小溪,村里良田众多,是镇上比较富裕的村子。
叶父一进村,就有好些相熟的妇人过来挑选东西了。
和杨家庄那边的人,尽挑便宜的东西不同,方家村的妇人手上有钱,出手非常阔绰。
新拿回来的胭脂水粉、鲜艳的厚实布料以及红糖都非常抢手。
不过令叶父没想到的是,刚才收回来的土布,在方家村一下子卖出去了一半。
买土布的是两位和叶老太太年纪差不多的老妇人。
老人家勤俭节约,每人要了两匹土布,打算买回去做干活穿的罩衫和被套。
叶父见两位老妇人,眉开眼笑地说这土布划算,心想这便宜的土布没准他娘也喜欢。
叶父又摸了摸这个土布,皮糙肉厚的他都觉得这个布料粗糙,不禁嘀咕着:
“这个布料也太粗糙了,还是早些卖完吧,别让抠门的老太太给看到了。”
方家村这边有好几位绣品做得不错的妇人,叶父6续又卖出去了好些绢布以及做绣品用的针线。
方家村这边,卖的东西叶父是直接收钱的,毕竟他平时摆摊也卖不了太多东西。
收回来的东西卖不完,收回去放在家里也是白白占地方。
不过这钱刚到手,就被叶父拿去收了几幅小绣图。
卖东西的钱不够,叶父还往里面贴了钱不少进去。
回家的时候,叶父腰间的钱包几乎都掏空了。
不过车上收回来的东西倒是不少。
往后几天,叶父犹如勤劳的蜜蜂,上午在镇上摆摊,下午则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村子卖货。
转眼间,中秋即将来临,叶父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