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我哪天去瞧瞧。”况且道。
“好啊,大人哪天去,小人过来伺候着就是。”鲁豪依然大人不离口。
“你既然跟着我了,就别叫大人了,叫公子吧。”况且道。
“好的,大人……公子。”
鲁豪还是先叫出了大人,然后才是公子,结果成了大人公子,众人都笑了起来。
“说到这个,我回去问问老爷子去,我祖上也跟着三宝太监下过三次西洋的。家里应该还有些当时的笔札什么的。”
“麻烦二哥了。”况且大喜道。
“这叫什么话,兄弟事成了,我也要重现祖上的荣光,再次下西洋,来个封侯万里。”赵阳握紧拳头道。
况且击掌喝彩,心里却在想,看来这家伙没能继承爵位,受的刺激太大了,想要凭自己的功绩封侯,不过太平时期想要封侯比登天还难。
“二哥,那个侯爵有那么重要吗,你念念不忘的?”萧妮儿倒是纳闷了。
“弟妹,你们府里是一府二侯,我姐姐天天就拿这个显摆,气的我们兄弟不行不行的,怎么也得努把力,再搏个侯爵爵位来。”
“二老爷这叫有志气。”鲁豪赶紧拍马屁。
“是啊,整天像你似的除了吃酒就是打架,能成什么事,最后还不是得死在大牢里啊。以后跟着我兄弟好好学着,将来就是封不了侯至少也能弄个将军当当。”赵阳一脸的得瑟,似乎侯爵金印就在某处等着他去拿似的。
况且笑了:“二哥,你们兄弟姐妹的说说闲话也值得这么认真,还真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到海外吃苦受罪去?”
“兄弟,这你就不知道了,我们祖上最荣耀的时候不是跟成祖靖难,而是跟随三宝太监下西洋,据说那时候整个船队就几千人,却扫平整个西洋,把所有国王、酋长什么的都抓来北京了,成祖爷心里一高兴,来一次大阅兵,把这些国王、酋长的都聚在一起观看,把那些傻帽看的眼睛都直了,从那时候起,再没有人敢不归顺王化。成祖的大手笔那才叫王道,而不是霸道,能实现王道靠的就是三宝太监那支舰队啊。”赵阳说着说着,又兴奋起来,自己干了一大杯。
况且对郑和下西洋的事迹基本就是靠史料上的记载,都很寥寥,那时候的史学家对对地理知识研究的不深,海外风土人情更是了解不多,倒是记载了许多荒诞不稽的传说。
郑和舰队沿途所经过的岛屿、国家的风土地貌、人情世故,海洋上的水文情况等等,这些都应该写成专着保留下来,当然也可能有,只是在宣宗时期一起烧毁了,后世也就看不到了。其实这些才是最珍贵的。
至于成祖的王道教化,功绩的确伟大,这一点不比太祖开国的功绩小,中国人以后能在海外散枝开叶,跟郑和舰队的远征有密切的关系,征服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部落,把这些地区纳入中国的藩属区,更具有历史性的丰功。
可惜中国推行的是儒家思维,没有西方那种豺狼似的殖民思想,不然那时候起,整个东南亚也就成了中国的属地,人家也愿意归顺,有好日子谁不想过?
当然从长远角度看,当时的做法并没有错,殖民国家虽然强盛一时,但最后也都自食恶果,因果报应对国家和民族同样有效,所有殖民国家最后终究要为自己的殖民行为赎罪,无可逃脱。
晚上,况且又去了张居正家里。
张居正给他说了些当日朝会时的情况,现在谏官里的八成都开始弹劾况且,极力要求皇上把况且严办,按书面文字就是“亟赐诛殛”,明正典刑,以儆后世胆大妄为者。
“你跟都察院有仇啊,看样子还不小。”张居正纳闷了。
谏官们虽然有御史,有六科给事中,但基本属于都察院系统,现在全面开炮,显然是都察院里上层人物有了授意。
“没仇啊,我根本就不认识他们那里的人。”况且很无辜地道。
“那他们缘何一致对外似的对你开炮?这事真是奇了怪了。你老师跟他们更没有瓜葛,这仇是从何而起的呢?”
“有可能是这样,前几年我在凤阳待过一段时期,恰好刑部的人也在凤阳办什么案子,后来失踪不见了,都察院的人当时想要在苏州把我抓到北京来审讯,被魏国公和我老师拦住了,我跟都察院的接触仅此而已。”
况且现在怀疑都察院里是不是盘踞着大量的护祖派的人,要说有仇,他跟护祖派的人是无解的冤仇,不然也就没法解释这件事。
“刑部的人在凤阳失踪了,这我知道,可是都察院的人跟着忙乎什么,刑部跟都察院可不是什么友好部门,说他们是天敌还差不多。”张居正越听越糊涂了。
“不知道,大人都不明白,晚生更是糊涂了。”况且一摊双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