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为了程宜真好,老太太怎么可能为程宜真选上史家的旁支,不就是想让贾史氏以后多帮衬一些么。老太太就是看到程宜真的性子不成,这才不敢给程宜真找更高门的亲事。
“这一门亲事不成才好。”贾敏道,“若是成了,怕是又有问题。”
贾敏不认为程宜真会安心过日子,要是今生过得比前世不好,程宜真只会继续折腾。毕竟程宜真今生还没有受到多大的教训过,也算是顺风顺水。
“都这样了,哪里还能成。”贾史氏不可能让史家的旁支亲戚娶了程宜真,程宜真这样的女子就不是一个能安心过日子的人,娘家亲戚娶旁的姑娘都比娶程宜真好。
而贾老夫人很快就知道贾史氏的态度了,也不可能强压着史家人娶了程宜真。
先是贾思,后是程宜真,弄得贾敏过来的次数都少了。贾老夫人先前想着许是因为贾敏要备嫁,这才没有每天都过来荣庆堂,毕竟她自己也说过不用小辈天天过来。
偏生贾敏以前过来的次数多,贾老夫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贾敏对她这个老婆子很失望呢。
不仅仅是贾敏过来的次数少了,就是荣国公都有意见了。贾老夫人可以说贾史氏和贾敏都是女子,她做长辈的能压着,可是要是儿子不喜,那就是很重的一件事情。
贾老夫人不可能让荣国公继续不高兴下去,既然程宜真不愿意嫁人,那就回小县城吧。
“外祖母给处宅子就是了,我不住在荣国府了。”程宜真再一次到荣庆堂的时候,得知贾老夫人要送她回去,她不愿意回去,“若是母亲在这边,又如何能看我受这等委屈,外祖母不帮外孙女也就是了,只求给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程宜真手里头没有那么多银钱,京城的宅院不便宜。要是她去买宅子,必定也买不到那么好的。所以她把主意打到贾老夫人的头上,老太太原本就那么疼自己的母亲,必定也是愿意的。
她不求老太太给她定一门亲事,就让她出去住就成了。
程宜真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很大的退步,却不知道她现在傲气的神情刺痛了贾老夫人的眼睛。程宜真的母亲当年也是这般傲气,不,更加傲气,不顾贾老夫人的反对,硬是要嫁给现在的丈夫。
“回去吧!”贾老夫人终究没有宅子,而是安排人送程宜真回去。
贾老夫人对程宜真很失望,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就知道闯祸。她年纪大了,不想继续收拾下去,她整天吃斋念佛就够了,不愿意多牵扯进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来。
亲外孙女又如何,亲孙女都给她疏远了。
贾老夫人不希望有一天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活着,不希望儿子儿媳他们都不多过来。她本来想着把程宜真加到史家旁支,借此缓解跟贾史氏之间的紧张感,哪怕程宜真闹腾一些,嫁人之后就能好些。
如今,程宜真都那么闹腾了,那就别想了。
贾老夫人不可能低下头去请求贾史氏,不可能为了程宜真说更多的话。
过了一天,程宜真没坐马车回去,而是收拾东西离开了荣国府,她的行为跟贾思没有什么差别。程宜真手里有她母亲给的一处宅子,那是她母亲给她想好的退路。
程宜真离开荣国府后,还让丫鬟散播消息,是荣国府容不下她,是贾敏容不下她。
贾敏:……
曾经被程宜真的亲娘嘲讽过的上一辈人:怕不是脑子有问题吧。
不知真相的人:这荣国府真有问题吧,不然,怎么亲生女儿要断绝关系,表姑娘又要搬出去。
贾敏没有亲自跑到贾老夫人面前,就是让人把外头的那些流言告诉贾老夫人,看看老太太是不是很开心。瞧,老太太的这个外孙女没忘记坑荣国府呢。
荣国公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先前因为庶女被同僚嘲讽,现在又因为外甥女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
他苦啊,他又不是那些文臣,就是一个武将,何必让他过得那么辛苦。
荣国公真不懂后宅的那些斗争,他就想前面的几个庶女都没有那么闹腾,是不是因为前面几个庶女都没有那么得宠,他也没有那么宠着她们,她们就懂得分寸?
回到府里后,荣国公也问了贾史氏,怎么其他庶女就那么乖巧呢。
“她们都不是最小的,身体也不弱。”贾史氏回答。
当年,因为贾思是最小的,又因为贾思身体弱,荣国公难免就多疼贾思几分,就是老太太也多纵容这个小孙女。
贾史氏当初也没有多说什么,说多了也无用。这一会儿,知道有问题了吧,呵呵,那也来不及了。
“是我的不是了。”荣国公叹息,至于外甥女,那真不是他的错,他的嫡亲妹妹从小就是被宠着长大的,脾气就不好,嫡亲妹妹教导处程宜真这么一个不懂事的女儿也正常。
“这都搬出去了,怎么办才好?”贾史氏不想处理,不想帮衬程宜真,态度很明显。
荣国公怎么可能看不出贾史氏的态度,“不必理会,就当没有她这么个外甥女。”
程宜真以为她能在京城过得好吗?
不可能的!
一个县令之女,哪怕跟荣国府有亲戚关系,但是老国公早就不在了,不是现在的国公亲外孙女,是外甥女,这中间还有差。
那些想要攀附荣国府的人,只要有脑子,稍微想想,就知道不能再跟程宜真在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