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妃连连点头,“是了,男孩儿皮点没甚么,我还指望他像陛下一样,能够上阵杀敌、保卫大绥呢。”
她们二人聊得热火朝天,嘉太妃屁股上生了钉子般,坐得很不安稳。她没办法不多想,林太妃就算了,惯是个傻憨憨,可太后特意提起管教孩子的话,很难不让她认为是在影射诚王。
但她做得有错吗?诚王是遗腹子,从他降世到如今,连先皇祖的面都没见过,全是她一手带大,护得紧些怎么了。
说了半晌,崔太后见嘉太妃都快忍不住了,才慢悠悠转向她,“说来太妃和月织一起进宫来,该是有事罢?怎的闷在这儿不出声呢?”
她一笑,“月织向来喜欢闷在宅子里,少有出门,能和太妃一同进宫,可见太妃的人缘好,甚么参政夫人、长公主之流,都没有不给太妃面子的。”
嘉太妃眼皮微跳,她心思本来就多,太后话中有话,如何听不出来?当初她请参政夫人一同去慕家相看那小娘子,而后借玉灵长公主的宴会见人,看来都被太后打听得一清二楚了。
“也是沾了先皇祖的光,算不得人缘好。”嘉太妃决定装听不懂,“我这趟进宫,确有一事要求太后娘娘。”
她道:“陛下前几日颁的旨意中,令诚王随军前往澜州镇乱,似乎不大妥当,诚王他……不适宜参军啊。”
太后坐直了些,关切道:“诚王病了?”
嘉太妃愣住,“……没有啊。”
“那是伤着了?莫非缺胳膊断腿了?那可不成,怎么不进宫请太医去,就算腿断了,说不定也能接回去。”
“……诚王身体无恙。”
太后长长“喔”了声,疑惑般,“既然身体无事,怎么就不适宜参军了?陛下这可是器重他,若能立下军功,回来也好升个官儿。不能光凭着皇亲的身份拿俸禄,说出去也叫人非议不是。”
嘉太妃装不懂,太后同样如此,就比谁先沉不住气。
说了好些话都不通之后,嘉太妃急得抹眼泪,“哪儿是因这些,太后也知道,先皇祖驾崩时我才十七,若不是怀了诚王,简直想跟着先皇祖一起去了。我一手拉扯他长大,也没个人陪伴,这孩子就是我的心肝肉,哪舍得他远离长安随军去甚么澜州。军功都是其次,就希望他平平安安的。诚王是先皇祖最小的儿子,当初怀他时,先皇祖就对他喜爱得不得了,他老人家如果尚在人世,定也舍不得啊。”
竟都搬出先皇祖了,崔太后冷笑,“皇祖以武治天下,骑射功夫好的儿孙都能多得他一分喜爱。临驾崩前,家父说他老人家还在念着踏平突厥,怎么到太妃嘴里,竟成了个只知保平安的畏缩之辈?仗着如今你辈分高,就敢随意诋毁皇祖了?”
这句话和当初她教训南音赵敛冬时何其相似,嘉太妃一时分辨不出是凑巧还是有意,愣了愣道:“太后严重了,万不敢有这想法,只是我进宫时年纪小,对皇祖以前的事不大清楚,所以……但怀诚王的时候,皇祖确实说过希望这孩子平安顺遂一世的话,不正是这意思么?太后虽然没有亲生的子女,但也算看着陛下长大,难道竟不懂为娘疼惜儿女的心?”
一侧的女官忙垂,嘉太妃可真是往炮口上撞,哪壶不开提哪壶,竟敢说太后没有子女的事。
果然,崔太后怒火更盛,“都疼惜儿女,谁来保家卫国?先帝、陛下哪个不曾提枪上马驰骋沙场?莫非他们就是没人疼爱?上平侯世子在八岁时就能说出精忠报国四字,枉你贵为皇祖太妃,竟不如一介稚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何惧哉!那些军营里的小兵一个个都是十几二十岁大,尚且不畏生死,你却只知让诚王干领俸禄,受人耻笑。诚王有你这样的娘,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作者有话说:
我爽了,你们呢?
第31章
连珠炮似的叱骂叫嘉太妃懵了,反应过来后又是愤怒,又是羞耻,眼神不住往林太妃那边瞟,示意她开口说话。
林太妃一会儿低头钻研裙摆的绣花儿,一会儿琢磨殿柱上的雕纹,总之望天望地,就是不看那边。
她又不真是傻子,嘉太妃想拉她帮忙顶炮火,她才不干呢。
如今才领教林太妃装傻的功夫,嘉太妃咬碎一口银牙,勉强仍端着太妃架子,声音气得直哆嗦,“太后怎么如此说话?我不过是求你一件事,不愿就算了,何必说这种诛心之言。早知我们寡母不讨人喜欢,今后我不进宫来就是了!”
崔太后经历的勾心斗角比她吃的饭都多,这点子话术都不屑去接,呵了声,“管你进不进宫,反正不来更自在。看在太妃你名义上毕竟是长辈的份儿,哀家再奉劝你一句,有心思琢磨这琢磨那,倒不如别再按着诚王吃奶,他就是被你关废了,如今才没个好人家愿意把女儿嫁过去。放手叫他去历练历练,改改那怯懦的性子,自能有份儿好姻缘。”
临了难得说句真心话,嘉太妃一个字都没听进去,满眼满耳都是整座皇宫对她的嘲笑。
她养尊处优惯了,当初进宫的时候年纪小,颇得皇祖宠爱。后来皇祖驾崩,除却一人孤单了些,荣华富贵是不缺的。可以说到如今除了崔太后,没有人能指着鼻子这样骂她。
越想越愤怒,身体气得抖,却无法叱骂作。崔太后是她的小辈,却也是如今天底下地位最高的女人,她得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