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棠看着大叔一脸惊讶,笑着说道:,“包饭啊!他们一个月好几两银子呢!不仅仅包饭,咱逢年过节还米面粮油肉给他们。”
燕回听到那么多福利,大惊,“哎呀,大小姐,您真是活菩萨啊!
我是您买来的下人,哪有什么师傅徒弟的说法?
你只要吆喝一声,让我带多少人都行!”
汉子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好主家,这个表忠心的时候,他还是知道分寸的。
苏念棠喜欢用明白人,“大叔,你好好干,过年啊,我送你些鸡肉和猪肉,让你们一家过个大肥年。
支火炕现在是宜州城里头等大事,这事情你要做好了,给你记一大功!
以后每个月月钱也给你加些。”
要是真的让汉子和他媳妇二人来干这件事,等入冬了,都干不成事情,今年九月份底就那么冷了,谁知道冬天是不是冷风嗖嗖的冻死人啊!
还不如许点好处,赶紧将这件大事给办完了。
苏念棠做事就不是磨磨唧唧的人。
爽快利索的把事情解决了,皆大欢喜,况且她这点好处对她来说是九牛一毛。
跟着四叔这段时间,她学习到:想要人家跟着你老老实实的把活干好,你就得给人家好处,钱多了,自然把大大方方的把活干得漂漂亮亮的。
该省省该花花。
苏念棠绝不是坐拥金山抠门到死的葛朗台。
其实顾宴清也会教人支火炕,铺地龙,造火墙,可是他日日太忙,苏念棠舍不得他那么累。
自己男人得自己疼的!
三婶婶这边事情解决了,也到了吃午饭时间。
需要盖多大的鸡鸭鹅兔圈,猪牛羊他们准备养多少,这些事情需要赵氏决定,苏念棠就把这边事情交给他们自行商议了,自己坐着马车回府了。
刚出了城北村,到了城中就听到郎朗读书声。
六叔效率很高,这么快就找了合适的地方,开起了书院,书院里都是苏家军的孩子,他们虽然出身贫寒,但是比一般孩子们学习劲头也大一些。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读书机会来之不易。
这些机会可是他们爹爹刀口上舔血换来的。
门口有个人鬼鬼祟祟的,想进去,又不敢进去。
苏念棠细细一看,原来是在织造局做工的妇人拉着孩子站在书院外面,犹豫着要进去,然后想了半天又掉头准备离开。
苏念棠让家丁夏叔停下,她上前一步拦住了妇人。
“怎么不进去,你在我们苏家织造局做工,孩子送去读书不收束修的,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多可惜啊!”
妇人低着头,咬了咬唇,嗫嚅道:“我家娃子是女孩。”
苏念棠十分惊讶,这个时代竟然有先进的父母带女娃子来读书,真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那么厉害,必须鼓励!
“你需要等些时日,等我找来女先生,你便可以把人送过来。”
苏人有些犹犹豫豫,“那个,女孩子读书是不是也不交束修?
家里男人去做工了,家里老人都没了。
孩子在家没人看着,我怕跑林子里被野兽吃了,听说这里读书不要钱,还供一顿午饭。
有便宜不赚王八蛋,我就想着把孩子送过来。”
苏念棠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心道:大娘,你还真是直肠子,啥话都说,感情把我这当托儿所了?
还是感觉书院免费的饭你娃娃要是吃不上就太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