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派往缅北的卧底侦查员发回情报,近期缅北诈骗集团用“高仿号”实施诈骗,不单单是对国内市民实施诈骗,更受重创的是国内一些外贸企业、被诈骗集团一次就轻而易举地诈骗几百万元。
公安部部长江健峰立即批示相关部门,加大此方面的反诈宣传力度,避免广大市民和外贸企业遭受损失。
不久前,江苏省仪征市就发生这类诈骗案件。市民陈女士在上网时,收到了“女儿”发来的信息。因为对方的头像、昵称都和她的女儿一致,陈女士便没有多想,立即回复了对方。
对方称,自己在某购物平台上想抢购一个物品,但银行卡出了问题,无法自行支付,希望陈女士帮忙代付。
“女儿”的要求,陈女士当然不会拒绝,随后便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联系上了一个“在线客服”。该客服的头像和页面与真实的客服十分相似,陈女士也未产生怀疑,先后转账累计20余万元。
然而,等事后陈女士与女儿取得联系时,女儿却大惊失色,称自己刚才根本没有联系过她,更别提要求她“代付”了。
此时,陈女士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随即报警求助。
“这是一宗典型的冒充好友类诈骗。”反诈中心民警介绍,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会先通过社交平台了解群众的家庭情况和社交人脉,并以此为基础实施诈骗。随后,便注册一个“高仿账户”,复制该群众的头像及昵称,充群众的亲人、朋友等,以“银行卡出现问题、账户被误注销”等理由,要求帮忙“代付”。直至受害人上当受骗后,再拉黑处理。
针对此类案件,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如在社交软件上遇到“好友”以任何理由要求大额转账汇款时,一定要先通过电话、视频、面对面等多种方式验证对方是否为其本人。如对方以“不便通话”、“手机出现问题”等种种理由予以回避,则应当提高警惕,切勿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以免上当受骗。
近期,江苏省泰州市一外贸公司的财务收到“合作单位”发来的一份邮件,内容是更换收款账号。
因为是合作单位,合作了很多次,该公司财务也没有多考虑。公司财务将46万欧元,折合人民币350多万元,转账到了变更后的银行账号上。
事后公司财务在核实财务账款时,合作单位并没有收到过这笔款项,也没有发出过这份邮件。
该公司的财务是如何被骗的呢?
泰州市刑侦支队陆警官说:“犯罪嫌疑人使用的邮箱tania。xxxxxx@xxxxxxilo。,与真实的客户邮箱tania。xxxxxx@xxxxxxlio。,只是字母“il”与“li”相互换位了一下。”公司财务人员疏忽大意,习惯性地认为这个邮箱即是客户邮箱,就按照犯罪分子在邮箱内提供变更的银行账户直接进行汇款。
此类犯罪一般系境外不法人员或者国内犯罪分子利用国内或境外网络实施犯罪,诈骗分子往往选择外贸企业下手,事先利用木马等黑客手段盗取企业电子邮箱(密码)或者企业内经常联系外贸业务的电子邮箱(密码),并进入该邮箱获取邮箱内保存的各类信息(包括客户邮箱、企业历史收发邮件等信息)。后利用窃取的信息,制造高仿企业邮箱名或客户邮箱名。
其实这是一宗典型的虚假邮箱诈骗案件,是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案件的其中一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业务交往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的重要交流与贸易手段,一些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一特点,盗用企业电子邮箱,冒用企业名义诈骗企业跨国客户。
喜欢命途多舛,成功逆袭()命途多舛,成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