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福建省宁化县某镇的11岁小学生张某某,在使用其父母手机玩游戏时,看到一个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消息,张某某信以为真,便赶紧加了“客服”的QQ进行领取。
不料在领取过程中,客服告知因为张某某是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财务被冻结,需要其好好配合进行解除冻结,否则马上起诉让其父母坐牢。
单纯的张某某深信不疑!开始一步步落入骗子编织的陷阱。。。。。通过QQ视频按骗子要求操作并展示付款码。在输入支付密码后,被转走约22万元。
广东东莞的陈先生近日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36万都没了,经查询发现存款被分多笔转走。
据陈先生陈述,事发当天下午他将手机交给上初一的孩子小陈用于接收作业,但没想到小陈玩起了手机游戏。
小陈在玩游戏过程中,一名玩家诱导其加QQ号领取免费皮肤礼包,随后一步步诱导,通过手机共享屏幕获取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转走存款。
而吉林市有一学生杨某某在家中用奶奶的手机玩游戏时,受到“防沉迷系统”的干扰,仍想继续玩游戏的他,在短视频看到关于破解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广告,便添加了视频下方的联系方式。
加上对方QQ后,他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在对方的哄骗威胁下,他将自己的压岁钱和父母的支付宝、奶奶的账户余额等转给对方,可对方仍以“账号激活失败”、“需要手续费”等要求杨某某转账,杨某某意识到不对劲时向大人求助时,已被骗总共13万元。
还有江苏扬州李女士近日报警,她的女儿收到一条来自游戏平台“客服”的推广信息,这条信息声称只需出借微信号投票打榜5分钟,就能获得588元的报酬。
年幼无知的小朋友被骗子的甜言蜜语所吸引,毫不犹豫地将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告知对方,并提供了手机验证码。
接下来,骗子以微信账号违规操作为借口,告知李女士的女儿其账号将被封停30天,期间不能尝试登录或申请冻结,否则就会被永久注销,同时还会影响个人征信。小朋友被吓坏了,也不敢告诉家人,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
李女士忘记女儿的微信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并且并未开通短信提醒功能。直到一个月后,她才收到银行卡发送的异常消费短信。经过查流水,李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了59次,总金额达到了惊人的元。
这一系列的事件揭示了网络诈骗的阴险手段,也敲响了家长要保护孩子网络安全的警钟。
首先,孩子们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他们需要得到家长的引导和关注。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多样化、安全的玩乐活动,让孩子远离网络诈骗的魔爪。
其次,家长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让孩子们明白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并且不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最后,家长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账号安全,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并开启各种安全设置,以确保自己的资金和个人信息不受到侵害。
警方提醒广大家长,为防止孩子被骗,平时要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1、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尽量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平时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2、家长除了不要把各类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外,还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以免孩子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
3、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二维码一律不接、不看、不理、不点、不扫描,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4、家长们可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隐私。不要暴露自己独自在家的信息,不要在网络平台上随意定位,遇到类似诈骗的情况及时向父母求助,或拨打110进行核实等。
喜欢命途多舛,成功逆袭()命途多舛,成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