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没在意,颔道:“不错,我与顾大人私底下交好,京城留不了了,我几人得快些出去西南。”
三人一路到了城门口,却现封城了——
京城动乱,不知多少人千方百计地想出城,禁卫军却将城门封锁,不得让城中人出城!
恐怕是怕地方军队前来攻城,侍卫不禁暗骂了一声。
三人不得已安置在京城一破落小巷之中,勉强度日。
雨倾盆而下,黑云压城,方圆百里天如泼了墨,不见光明。
***
“这就是京城所生的事情,”一人拿着一张信纸,快马加鞭赶来西南,到驿栈的时候已经累得走不动路,“顾大人,楚大人,你们看看。”
“沈岳称帝,”顾宜拿起信,皱了皱眉,“四方见江山易主都不敢动兵,纷纷归降。江南,北疆,东南军队……全部归降。”
既然江山易主,一盘散沙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不如早日跟了沈岳,还能捞得一点好处。
顾宜再往下看下去。
“沈岳欲派兵前往西南,”顾宜念道,“已在筹备。”
楚潇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西南顶多四十万大军,若是江南军、北疆军一同来战,是怎么也打不过的。
楚潇思索片刻,说出了一个答案:“归降,带四十万大军回京城觐见。”
顾宜吃了一惊,随即明白了楚潇的意思。
他凝声道:“明白。”
现在来讲,只能从京城入手,若是假装归降,还有能反的机会。
但敌动我动,不知沈岳和柳纤纤还会做出什么决定来,此去京城,也有可能是羊入虎口。
无论如此,二人都要一战。
“顾宜在西南谋反,现在与西南王归降了?”
沈岳坐在龙椅上,嗤笑了一声:“他以为这样就能得到朕的垂怜?该死的人还是要死!”
柳纤细细看了看那封归降书,写得情真意切,并且愿意带四十万大军前来觐见,届时任凭处置。
柳纤纤凝眉:“恐怕这两个人,是真的想归降。”
“既然如此,”沈岳眯了眯眼,“朕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那颗归降的心。若是有,朕也不好浪费人才。顾宜深得民心,若是封他个官,还能体现出朕的不计前嫌,可以安抚民心,到时候待安定下来,杀了他也不迟。”
柳纤纤微微一笑,握住了他的手:“沈郎真是聪明。”
过了十几日,顾宜果然来觐见,因到的时候天色太晚,故而在京城歇了一晚。
二人又回到了京城那座宅子,里面却荒废已久,已经被乞儿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