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衡这才明白,他顿时哭笑不得,无奈道:“舅母,此事你就无需担心了,我自有分寸,而且……”他顿了一下,“而且她如今并非在京城。”
不在京城!虞夫人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那姑娘是哪里人?来京城是做什么呀?若是有困难,咱们可以帮忙啊!”
虞夫人一连串的问题头一次让殷衡让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舅母……”殷衡低低喊道,语气中充满无奈和无措。
虞夫人明白他是不想多说,于是便也知地不再问了,只不过表情总是有些不尽兴:“舅母也不问你了,那你可赶紧些,莫要让别人抢走了。”
“我知道的。”
等苏玉潆到了江云城,信鸽就可以安排起来了,殷衡无奈极了,若非太远,谁想用信鸽联系,他想见人!
虞夫人又说了许多,后来还是承伯侯命人来叫她才离开。
几日过后,都护启程准备离开京城,承伯侯府一大早起来去送行,路上碰见平远侯,平远侯朝承伯侯哼了一声,随即别过脸,另寻了一处地方。
都护坐于高头大马上,沿途都是送行的百姓,他们在全城百姓的目光中渐渐离开了京城。
另一头,苏思瑜突然不愿和苏玉潆一道同行了,在向南和向北的岔路口上,苏思瑜身着男装,抱着自己的包袱,神色坚定。
“你想好了?”苏玉潆低声问道。
苏思瑜没有地方去,但苏玉潆那里总归有一口饭给她吃,不过看样子,苏思瑜似乎已经有自己想走的路了。
“想好了。”苏思瑜抱着包袱的手紧了紧,一个人离开,说不紧张是假的,可她做姐姐的,怎么好意思平白吃住在妹妹那里,她不是没看出来苏玉潆对自己的纵容,但她想去再远、再远一点的地方看看。
苏玉潆沉默不语,将腰间玉佩摘下,递给苏思瑜:“你拿着此物,沿途凡有阳顺镖局的标识,凭此玉佩可以去寻求帮助,这算是我借给你的,你往后,可要记着还我。”
苏思瑜接过,明白她的好意,握紧了手中玉佩:“往后再见,我定把它归还与你。”
她二人本就不甚相熟,结伴同行一路已是极限,苏玉潆看着她,低声道:“保重。”
“你也是。”
苏思瑜站在岔路口,看着苏玉潆的马车往另一条路上行去,等看不见影子的时候,她才转过身,向北而行。
此去一别,不知经年何月才能相见。
第62章
天和六十二年,初冬,东阳城。
距离苏玉潆和殷衡京城一别已有三年之久。
苏玉潆抱着暖炉,身披大氅,漫步于雪中。
身后脚步声传来,巧云穿过抄手长廊走来:“小姐,平远侯来信了。”
两年前平远侯大病一场,病来如山倒,一向身体健朗的平远侯经此一遭后变得身体虚弱,一年不如一年,人也苍老了许多,于今年秋末撒手人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