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吧?应该没人进出过西跨院。”
“姐姐们怎么忘了我?”一旁的元宝插话说,“我进去过呀。”
“对对对,怎么把你给忘了。”杜鹃一手扶额说道。
“你们刚刚不还是说没人进出吗?”蒋炼立马把脸拉了下来。
看到蒋炼的脸色不虞,腊梅急忙乖巧的说,“大人莫怪,这元宝是少爷身旁的贴身书童,平日里一直跟在少爷后面。昨天他跑去西跨院路过花园还和我们打了个招呼,进去呆了不大会就出来了。
我们以为大人是问旁人有没有进出西跨院的,所以也就忘了这家伙。
小的这番知晓大人的意思了,大人放心,除掉元宝,昨天自我们开始修剪花枝到双喜姐姐出来喊人,再无一人进出西跨院了。”
看到腊梅回答的乖巧,蒋炼也不好作,只得继续问:“那你们是何时开始修剪花枝的?”
第169章尚书府弩弓杀人案12
“我们是跟着双喜姐姐和少爷一起到的花园,双喜姐姐陪少爷去小院关他,我们就开始修剪花枝了,应该是午时三刻前后的事儿。”
“那你们从午时三刻,一直到申时确定没有离开过吗?”蒋炼认真的问。
有了前车之鉴,杜鹃回答的就聪明多了,“大人,我们姐妹虽然一直在这里修剪花枝,但哪敢说寸步不曾离开过,人有三急嘛,但确实没有一起离开过,怎么着都会有俩人留着这里的。”
“你们夫人待公子如何?”蒋炼问。
“还不错,虽然不是亲生母子,但是夫人待少爷还是挺好的。少爷的很多荒唐事夫人都包容了下来。”腊梅回答说。
但是这时杜鹃有个非常轻微的翻白眼的动作,被蒋炼敏锐的捕捉到了,心想看来这对母子的关系未必多好。
“你们可知为什么关你家少爷的屋门钥匙会在双喜手中呢?”蒋炼问了个似乎非常多余的问题。
“她听话呗……”杜鹃的口气中透漏出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双喜又胆小又听话,老爷夫人只要一瞪眼,她便会吓的浑身抖,断然不敢忤逆老爷的,所以老爷当然让她拿着钥匙。”
听完腊梅和杜鹃的话,蒋炼扭过头问元宝:“你昨天进西跨院干什么?”
“昨天先生让少爷背《中庸》,我担心少爷不肯背,便去提醒他。可少爷很不耐烦,隔着门对我说「快走快走」,我便离开了。”元宝回答。
“那你可曾从门缝里往里看?”蒋炼追问。
“这倒没有,我虽然是在门缝那里喊的少爷,但是没往里看。而且门里面挂着棉门帘呢,也看不到什么呀。”元宝双手一摊。
“对了,你家少爷的那把弩是哪里来的?”蒋炼好奇的问。
“这个,小的也不知道。”元宝挠挠头,“弩上的弓是少爷的,这我知道。前几天少爷不知道为何想把它改成一把弩,自己做个了弩身,但是弩机他造不出来。
前一日我也不知道他哪里找来了一个简易的弩机,装上之后居然正好,少爷对此爱不释手。我估计少爷此番被关也和这弩有关。”
“此话怎讲?”
“少爷得了弩之后便想试试,可这府中又没有教场,哪有地方给他试弩?少爷前一晚一直在碎碎念这个事儿,我估计他是去寻老爷说要外出打猎,老爷才一气之下把他关起来。”元宝推断说。
“不过是打个猎而已,不至于如此大动肝火吧。”蒋炼不解的问。
第17o章尚书府弩弓杀人案13
“大人有所不知,我家老爷一直希望少爷能求取功名,但是我家少爷偏偏不喜读书,《大学》《中庸》《论语》什么的,一本也背不过,老爷对此很生气。所以几乎每次少爷都是偷偷翻墙出去才能玩耍。”元宝解释。
“那你家少爷和府中之人关系如何?有没有和谁结怨?”蒋炼问。
元宝看看两个丫鬟,三人沉思了一会一起摇头说:“应该没有吧?”
杜鹃进一步解释说:“我家少爷虽然贪玩荒唐,但是为人却是不坏,每次捉弄别人事后都会有所补偿。所以府中之人没听说有谁对少爷有怨气。”
“这就奇了……”蒋炼低语了一声,“你们先去吧。”
在西跨院,蒋炼先去找了厨子包进。进厨房的时候,肥胖的包进正在烧火,木柴有些潮,有些浓烟倒窜,呛的蒋炼咳嗽了好几声。
看到把蒋炼呛到了,包进急忙扔下手里的木柴,有些局促的站在那儿。
蒋炼一边咳嗽一边说,“不妨事,你弄你的,咱们随便聊几句。”说着蒋炼坐到了包进的旁边。“这些柴怎么这么潮?没晒一下吗?”
“还不都是冯二,这家伙前一晚喝多了酒,结果忘记劈柴了。昨天下午才开始赶工,劈出来的柴就没来得及晒。
我还没来得及去管家那里告他,这样的木柴误了给老爷夫人的饭食还不是我挨骂。”包进一个劲的抱怨。
“昨天午时之后你在哪儿?”蒋炼问。
“我在厨房呀,夫人下午要喝银耳羹,虽然这个最后入嘴前都是丫鬟们用泥炉文火去温热,但是前面炖煮的工夫却是我的活,我就一直在忙活这个。”
“准备这些很费时间吗?”蒋炼不解。
包进嘿嘿一笑,“大人只怕是不会做饭吧?我们穆府人口多,除了预备老爷夫人们的饭,还得准备下人们的吃食,基本上吃完午饭就得开始忙活晚饭,忙完晚饭又得预备第二天的早饭。一天里也就临睡之前那会才能歇会,哪闲的下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