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禅师低诵一声:“阿弥陀佛,蒋大人,敝寺虽然庙小,但佛祖面前不得妄语。你说的这些,着实荒唐。”
蒋炼笑了笑:“荒唐?来人,把戒闻禅师请进来。”
门外两名缇骑将一直在门外呆着的戒闻禅师请了进来。“戒闻禅师,你也不认吗?”蒋炼笑着问。
戒闻禅师双眼紧闭,口中念念有词,不知道念的是什么经文。
蒋炼冷笑,“我忘了,你失了「听力」,只会读唇术。要证据是吧,陈仵作可以现场验一下戒闻禅师的双耳是否受伤。
倘若这个不能作数,鲍县令还带了户籍册,当初戒观禅师入籍长安,可是在籍册上画了押的,我们现在再让戒闻禅师画押一下如何?看看两者的指印是否一样?”
听到这里,戒闻禅师和真海大和尚终于忍不住,瑟瑟抖起来。至善禅师也长叹一声:“唉……”
第135章三戒寺高僧被焚案22
后,经审问。解忧寺方丈至善与监院真海,伙同游方和尚戒闻,假扮修习天竺佛法的高僧。
平日里靠为官员排解忧愁而打听消息,诓骗钱财。又凭打探来的消息,勾结骁骑卫指挥同知李夏,锦衣卫千户张治,由此二人构陷官员,借机生财。
因得知誉王前往解忧寺礼佛,众人唯恐事情泄露,借施设粥棚之际,寻得两位乞丐,诓入寺中,趁夜烧死。
得知了事情真相的仁宗勃然大怒,颁下圣旨,李夏与张治罪犯欺君,结党营私,贪赃枉法。
张治斩抄家,念李夏为官多年尚有旧功,被判抄家充军。
骁骑卫和锦衣卫其余犯官,各论其罪。骁骑卫都指挥使黄灿,锦衣卫都指挥使毛苄,用人失察,思过三月,罚俸半年。
刑部审定,罪僧至善、真海、戒闻,装神弄鬼,杀人证据确凿,当即斩弃市,其余参与的僧众判安西充军。
案情终于告破,居然真的如费彤所料,蒋炼升官了。因为李夏和张治的缘故,骁骑卫和锦衣卫大调整。
骁骑卫同知李夏流放充军,同知一职由四所千户沈文博接任;四所千户职位由蒋炼接任;
受李夏案影响,骁骑卫三所千户孙绍贬斥,由手下何千舟接任。
锦衣卫二所千户张治斩,由原骁骑卫三所总旗童百川接任,二所所有百户皆被贬斥,各百户职均有原骁骑卫四所百户接任。
仁宗确实待蒋炼不薄,不仅仅是千户,而且把原来与自己平级的百户都调走了,各个位置都是蒋炼的手下提拔上来的。
不过若说最厉害的,还是童百川,一下由骁骑卫的总旗提到了锦衣卫的千户,这可能也是对他在陇右监视蒋炼的一种奖励吧。
依礼,蒋炼当入宫谢恩。仁宗照旧还是在御书房见他。
“朕说过,好生做,朕不会亏待你。咳……咳……咳……”仁宗的脸色看上去不太好。
“皇上对微臣的恩典,微臣铭记于心,定当以死相报。”蒋炼把头在地上磕的砰砰作响。
“哼,这种话,想必李夏和张治也对先皇说过。你可知朕为何重用于你?”
“微臣不知。”蒋炼大声回答,显得心里仿佛坦坦荡荡一般。
“还算诚实,朕用你是因为你是忠良之后,朕用人重其德,有才无德之人,不用也罢。你记住朕的话,朕抬得起你,也杀得了你。咳……咳……咳……”这几句话说有点急,仁宗又咳嗽上了。
“微臣记下了。”
仁宗一手拿着手帕捂嘴,一手挥了挥示意蒋炼可以退下了。
第136章三戒寺高僧被焚案23
而在同一时间,长安城中的一处宅院中,郢王杨钦则与所谓的廉先生隔着纱帘而坐。
“先生妙计,本王不过讲三戒寺的名声向父王宣讲了一番,便让锦衣卫折掉了一个千户。可惜毛苄这次居然全身而退……可惜可惜。”
廉先生的声音很飘忽,忽远忽近,忽大忽小一般:“殿下不必急躁,倘若这次真的去除了誉王在锦衣卫的势力,反而未必是好事。东宫之事,宁缓三刻,不急一分,则不达。”
“小王明白。临近年,我带来了一些薄礼,还玩先生笑纳。”郢王恭敬的说。
“多谢王爷。”
不管怎么说在,在升平二十六年的年底,蒋炼升为了正五品的骁骑卫千户,应该可以过了好年了吧?
第137章皇庄水车绑尸案1
春节是各家团聚的日子,蒋炼家只剩他自己了,而费彤的父母族人都在蜀中,所以这长安城中的春节就只剩了这一小家子人。
说是一小家子,但是蒋炼、费彤、翠儿再加上雇的一个老管家和两个粗使仆妇,也比蒋炼前世的家里人多了。
蒋炼这几日一直和同僚饮宴,一方面是庆祝沈文博和蒋炼等人升官,另一方面而是临近年末,官员之间多爱走动,所以他这几日一直晕晕沉沉的。
这会蒋炼坐在那里看着费彤在那里指挥家人糊春联,准备晚饭,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放松。
蒋炼想起了戒闻曾经说的那句话:你来之处亦或是你想去之处当真更好吗?
是呀,二十一世纪的那个世界当真就更好吗?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拿起一件自己的裘袍披在了一直站在那里指挥众人的费彤肩上,“看你都张罗的出汗了,小心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