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御书房,仁宗唤过一个小太监,吩咐道:“你替朕把监察御史肖正和骁骑卫百户蒋炼召来。”
严格说来,这是蒋炼第二次见仁宗,上次是他父亲平反他奉诏回京的时候。
不过那时候他还没有穿越占据这具躯壳。“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例行完这套三拜九叩之后,仁宗让人搬了个绣墩,让蒋炼坐下。
也许是累了,仁宗说话的时候总是有点咳嗽,“咳……知道朕让你来所谓何事吗?”
“微臣猜是陇右道私铸劣银一事。”蒋炼小心的回答。
“你倒是会猜……”仁宗淡笑了一下,“有人告诉朕贺娄不花贪渎,有人说他是谋逆,你怎么看?”
蒋炼没有想到仁宗居然会问他这个问题,低头想了想,然后正色回答:“微臣不知。不过领军一方的重吏,无论是贪渎还是别的,都该早早调离才是。”
“滑头!”仁宗呵斥。
“微臣知罪,不过微臣手中并无其他证据,所以微臣实在是不知他是贪渎还是谋逆。”蒋炼离座跪倒地上回答。
“起来吧,咳……”仁宗又咳了两声,用手娟擦了擦嘴角。“你说早早调离,但有重臣劝朕缓缓图之。”
“陛下,万万不可。”蒋炼连忙回答。
“微臣曾看过骁骑卫府库中关于贺娄不花的卷宗,此人狡诈多疑,如果朝廷不加以斥责,他必心生疑虑。如此一来无论是抓还是调,都恐生出变数。”
仁宗嘴角抽动了一下,“若要依你,怎么办呢?”
“依微臣浅见,贺娄不花者近期收不到探子的鸽信只怕就会觉出不妥。朝廷当行文斥责,暂宽其心,然后派干吏去陇右宣旨,然后见机行事。”
仁宗斜着眼睛看了蒋炼一眼,“你所说的见机行事,指的是什么?”
“若其归心,则一同返京;若其犹疑,则就地斩杀。”蒋炼一脸狠绝之色。
“放肆!”仁宗一拍桌子,“牧守一方的朝廷重臣,岂能随意斩杀?”
“微臣知罪。”蒋炼又伏头跪倒地上了。但是这次,仁宗却没有叫他起身,而是手肘撑在桌子上,半探着身子问:“蒋百户,你可愿替朕分忧?”
第9o章宣旨陇右定军心5
“微臣万死不辞。”蒋炼跪在地上,心里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但能怎么办?坑是自己跳的,但是不跳?行吗?
“去宣肖御史。”仁宗没再理会蒋炼,转身吩咐一旁的太监。
监察御史肖正,三十二岁,元成二十八年的进士,初为翰林院学士,仁宗即位后转任御史台监察御史。
“召你们二人前来是准备派你们去陇右宣旨,守中为正,文孚为副,守中在明,文孚在暗。事情若是顺利,自然无事,若是不顺,朕准你们便宜行事,懂吗?”说到最后两个字的时候,仁宗的眼睛是盯着蒋炼的。
蒋炼背后的冷汗刷的就下来了,他刚才那种不好的预感应验了。
仁宗果然早就动了杀心,他只怕是不打算留贺娄不花的性命了。
但是他并不打算亲自动手,而准备假手蒋炼。这样的话,万一群臣反对或者是陇右军心不稳,只要杀掉蒋炼自然就一了百了。
蒋炼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不抖动,但是脸色的变化估计瞒不了人。
“蒋百户,你先退下吧。肖御史曾任翰林,朕还需要他替朕拟旨。”仁宗说。
“微臣告退。”施完礼蒋炼就想离开。
“且慢……”仁宗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喊住了蒋炼,“蒋百户,朕记得你应该是住在昭国坊一带是吧?”
“陛下好记性,不过那是家父的旧宅,当初家父蒙冤之后,宅子被收回去了。微臣现在住在通轨坊。”蒋炼谨慎的回答。
“嗯,朕知道了。你是忠良之后,好生做,朕不会亏待你的。”
“谢陛下,微臣告退。”蒋炼心中彻底凉了,皇上看出来了。
他已经明白我看出了他的计策,所以才会最后补那么一句。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至于肖正起草的那份圣旨,重要吗?
里面内容蒋炼可以猜到。皇帝嘴上说肖正是正,他是副,但蒋炼知道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个角色。
圣旨的作用就是要让贺娄不花犹疑,然后再由自己杀掉他。
陇右是贺娄不花经营了五六年的地方,杀他?还能活着回来吗?
第91章宣旨陇右定军心6
恍惚间,蒋炼回到了家。费彤高兴地迎了出来:“今日怎么这个时辰就回来了?不当值了?”
蒋炼尽量装出一副自然地神色,然后从怀中取出一支素金钗。
“今日圣上召见,召见完我就直接回来了,路过东市就给你买了支钗。也不知你喜欢不喜欢。”
“怎么突然买支钗回来?花了不少钱吧?不该花这种钱的……咦,你说圣上召见,圣上召见你干什么?难道是宫中出了什么案子?”费彤问。
“你不要乱猜,圣上让我去陇右宣旨。”蒋炼笑着说。
“陇右?莫不是为了……”费彤猛地用手捂住嘴巴,一双眼睛瞪得极大。
蒋炼苦笑了一下,心中暗自后悔,昨天不该把陇右这个案子讲给她听的。
“你不要太担心,贺娄不花毕竟是朝臣,陇右军也是大周的军队,不会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