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是同意了。
民兵队只要有人立马就可以成立,训练不训练的另说;可挖地道是个技术活,乡亲们都不懂啊!
要说乡亲们挖个地窖还行,可挖地道就不是地窖可比拟的,里面是要藏人住人的,挖不好的话,是要出人命的。
别小鬼子没防备到,自己反倒被地道搞得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之前,老村长虽然被张兴隆强行灌输一些地道知识,但很多知识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听进脑子里,到这时,基本上都快还给张兴隆了。
唐家坳就他们一帮子泥腿子,挖地道,挖个鬼呦!
所以,还是要有专业人士来指导。
毕竟,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更妥当。
于是乎,乡亲们亲戚套亲戚,多番辗转之下,终于找到一位早已金盆洗手的土夫子。
在他们再三的诚意邀请之下,提出供吃供喝供住后,退休的土夫子才决定出马。
因为他一直在坐吃山空,家里快没余粮了,他可不想被饿死在家中,正头疼着是不是破破例,再出山捞一票,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挣一个保障。
这不,还没等他下定决心,唐家坳请他的人来了,拿捏几回之后,就屁颠屁颠地收拾下东西,跟着来到了唐家坳。
之后,在他的指导下,唐家坳掀起了一场挖地道狂潮,大人小孩齐上阵,在无聊的冬日里上演了一场对地大作战。
没过多久,此地成为八路军的游击区,唐家坳果断加入。
技术上有了保障,军事上也有了支持,经过几年的努力,唐家坳挖出了一道进可攻,退可守,设施完备的地下堡垒。
在最艰苦的岁月中,面对小鬼子的扫荡,唐家坳村民往地下一躲,鬼子来的少话,就组织人员干掉;来的多的话,就避其锋芒,藏起来,让小鬼子找不到人,无计可施。
就这样,在整个抗战期间,唐家坳以无人员伤亡为大胜,干掉个别鬼子汉奸为小胜,零敲碎打,积少成多之下,依靠地道取得了巨大的战果,而且他们人员伤亡还很小。
不仅如此,在唐家坳的影响下,周围的村庄也有样学样,挖起了地道。
但限于这里是山区,其他村子没有唐家坳的韧劲,他们的地道没有形成规模,当然也就没有唐家坳地道的功能齐全。
……
等战争结束后,张兴隆履约来见老村长,在颤巍巍的老村长带领下,张兴隆见证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唐家坳村民创造的奇迹。
行走在昏暗的地道中,看着各种防御设施,张兴隆心里感慨不已,这就是我们善于创造奇迹的伟大人民。
要知道唐家坳的地道不止一层,而是两层,第二层完全就是在石体中开凿出来的,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工程不可谓不庞大,而唐家坳村民靠着简陋的工具,硬是完成了。
张兴隆边参观边对老村长竖起大拇指,嘴里夸奖着唐家坳村民。
老村长听到夸奖,脸上都快笑出一朵花来,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仿佛重回年轻时代。
参观完后,张兴隆直呼,这完全就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地下小城。
而唐家坳的地下小城,是人民智慧的体现,更是唐家坳村民不惧艰难困苦、顽强不屈、誓死与倭国鬼子抗争精神的体现。
在后来,唐家坳的地下小城,成为了着名的抗战遗迹,红色景点,吸引了无数仰慕者的到来。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这里又成为了网红的打卡地,吸聚着无数的网友前来亮相。
聪明能干的唐家坳村民,借此东风,打造出自己的名片,由此摆脱了贫困村的帽子,大踏步迈向小康的道路,过上了辛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