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隆看着呆愣在那里的两位老人,知道此时此刻,老人的心绪肯定是翻江倒海,跌宕起伏,复杂万分。
当兵的把军粮分给老百姓,一定会极大的冲击他们的认知。
在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当兵的跟匪没什么两样,是并称的。
兵过如匪,当兵的抢钱抢粮是时常生的事,至于抢人、杀人更不是什么稀罕事。
至于当兵的主动送粮给老百姓,是有的,只不过老人一辈子应该是没见过,出现这种表情是很正常的。
本来就在愁粮食不够吃,遇到有人送粮这样的好事,心里一定是一万个愿意。
要是拒绝,那不是脑子有坑吗,傻子才会做下这等蠢事。
所以,不用想都知道,所有老百姓都会举双手欢迎他们送粮。
借着送粮一事,刚好可以宣传一波八路军在此地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为以后在此地展抗倭力量打下一定的基础。
可以想象一下,有张兴隆他们提前打好的基础,如果有几支武装同时到此地展,肯定是八路军更受当地老百姓的信赖和欢迎。
“老人家,您给个回话,到底同不同意啊?”
看老人家半天没反应,张兴隆不能再耽搁下去,只能开口,把对方唤回神。
“同意,怎么能不同意呢,你看让我说什么好呢?先前的事还没感谢你们,这又要送给我们救命粮。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老人双手搓着衣服,激动得语无伦次,脸上的震惊之色逐渐被浓郁的喜意取代。
那喜色,浓稠浓稠的,如枯树皮一般的脸庞,尽是褶皱,留存的是岁月的痕迹。
“老人家,您不必如此,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再说,我们也是为了减轻部队的负重,更好更快的行军。
所以,您可以跟所有的村民说,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队伍,没有其他要求,纯粹是为了帮助大家,让大家不要有顾虑,放心过来领粮食就是。”
张兴隆看着激动又高兴的老人,心里既有欢喜,又有心疼。
“好,好!我这就安排人去通知附近几个庄子的村长,让他们组织村民前来领粮食。”
老人深深的眼眶之中已经蓄满泪水,他是遇上了好人啊。
说完,用干枯的双手捂住了脸庞,呜咽起来,泪水透过指缝蜿蜒而下。
张兴隆上前给老人一个拥抱,拍着老人的后背,等他情绪稳定下来才松开。
“小张,让你见笑了。”
老人胡乱擦着脸上的泪水,一边歉意说道。
“您这叫喜极而泣,有什么可见笑的,我要是遇到这等的好事,肯定比您还不如呢。”
张兴隆理解老人的心情,笑着说道。
“哪能?小张啊,我这双眼睛可毒着呢,你绝对不是一般人,以后的成就肯定大着呢。至于会有多大,我就说不准喽,总之,是不会低的。”
老人看着张兴隆,说话的语气极为认真,他这一双眼睛看人极准,看得出张兴隆以后一定会成为大人物。
但囿于经历和认知有限,他只知道张兴隆以后的成就会很高,但高到什么程度,就不是他个小老百姓所能想到的了。
“老人家,借您吉言,我一定会加倍努力的。我们在这做个约定可好,您老保重好身体,等哪一天不打仗和平了,我一定回来看您,到时请您喝酒吃肉,也来印证一下您的不俗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