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咱们的支持,若是陛下贸然加征商税,那些人估计会像当年骂神宗陛下一样,到时候陛下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只有咱们支持陛下,陛下灭了建奴,有了威信,才能多造战船,对海外用兵,这必须一步一步的来。”
张维贤毫不客气地骂了那人一句,随后还不忘解释。
“您之前在宫中表示了对陛下的支持,那咱们真的要支持陛下么?”
徐希又问道。
“当然要支持,就像泰宁侯说的那样,陛下是这么多年唯一愿意给咱们画饼的人。”
“更何况,陛下清查九边本就是应有之意,即便是咱们不支持,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难不成他们还敢造反?”
张维贤点了点头。
“英国公所言极是,别的不说,咱们的子弟之前加入了陛下创建的新卫,去了辽东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现在还有几个没事去酒楼喝酒,到青楼勾栏听曲?”
“训练的时候,他们那么积极,不就是想着建功立业。”
“我大明现在只有你们徐家是一门双公,若是他们能够建功立业,谁又能保证不会再出现一门双公、甚至三公。”
陈良弼十分赞同张维贤的说法。
听到陈良弼这么说,徐希的脸上不怎么好看。
当年朱棣靖难之时,徐达的两个儿子,一个支持建文帝,一个支持朱棣,后来朱棣成功了,也没有为难支持建文帝的人。
毕竟徐达是朱棣的老丈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也不可能真把几个孩子的舅舅怎么着。
当然对于给他通风报信而死的徐增寿,他给封了一个定国公的公爵,这才有了大明一门双公的局面。
徐增寿就是徐希的先祖。
可不要小看一门双公,大明朝现在一共就五位公爵。
除了永镇云南的黔国公,留在南京的魏国公,就是眼前的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
哦,对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大明还有一位公爵,那就是位于曲阜的衍圣公。
不过这个公爵,和上面说的五位差别还是不小的。
“既然你们二位都这么说,那咱们就支持陛下。想必陛下才刚登基,不会失信与我等,咱们回去之后各自联系,让边军那些人,主动坦白。”
“并且像陛下说的,上书诉苦,为了保持战斗力不得不如此。”
“就算是没有六十四万大军,只有四十二万,这么多年,九边不也没有什么问题。”
“无非就是六十四万说的好听一些,四十二万人数也不少了。”
朱纯臣见徐希脸色不太好看,连忙说道。
“这就对了,陛下走一步看一步,咱们也要走一步看一步,若是陛下能够遵守承诺,对于主动坦白的九边将领不予追究。”
“咱们就继续支持陛下,无非就是这些年少拿一些银子,灭了建奴之后,陛下若给了咱们好处,咱们就继续支持陛下营造水师战船。”
陈良弼点了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这些话其实说出来有些大逆不道,可现实社会就是如此,大家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
见不到好处,谁也不会出头。
画的大饼并不能充饥,只有让下面的人看到,画的大饼能一点点的吃到嘴里,才能让他们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