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别说兵法了,四书五经也是读过的。
不过他们的那些手下,除了兄弟子侄之外,基本都是没有读过书的人。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能有识字读书的机会,他们都很珍惜。
可惜的是,和满桂一样,他们都听不懂。
“你上学时候先生这么教你,当然没有问题,因为你有的是时间可以读书。”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可他们不同,且不说皇爷爷给我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即便是两个月,两个月他们又能学到什么东西。”
“与其让他们死记硬背一些兵法内容,还不如直接将兵法的内容用最通俗的语言讲出来。”
“读书,读的是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他写在纸上的内容。”
“这是我与徐师傅互相通的信,你看一下。”
叫来了洪承畴,一问之下,朱由校便知道了问题所在。
洪承畴是按照当初他蒙学的时候,学三百千那种方式教授兵书,这么教他们能听得懂才怪。
说着,朱由校还把他与徐光启写的信拿给了洪承畴。
“这……”
看着信的内容,洪承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徐光启怎么说也是进士出身,怎么写的信如此的直白。
甚至就连成语都见不到,更不用说一些典故了。
“这种信,你直接读给不识字的人听,也能明白信是什么内容吧。”
朱由校知道,这种形式的书信,会给第一次见的人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这种口语表达的方式来写信,自然是人人都能听懂的。”
洪承畴点了点头。
“我要你授课,也是用这种方式,将纪效新书用你自己的理解,讲述出来。”
“当然,字也是要教的,不过不要按照以前那种方式,可以先询问一下他们的姓名,教给他们如何写自己的名字。然后教一些对他们而言常用、实用的字,比如地名、一些常见的姓氏,还有数字之类,再把偏旁部教给他们。”
“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可以教他们切字之法,让他们以后多少有些可以自学的能力。”
“这样说,你能理解了吧?”
朱由校看着洪承畴问道。
他要培养的不是读书种子,而是能认识一些字,懂兵法的将领,放到后世可以理解为扫盲班+军校的模式。
“臣明白了,是臣思虑不周。”
话都说的这么直白,他哪里还能不明白,只是觉得有点羞愧,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怎么就没能明白呢?
“能明白最好,其实这次让你一共前来,除了一开始我就有这个想法之外。”
“也知道你读了不少的兵书,可是读兵书是读兵书,就算你不能直接选兵、练兵,最起码也给了你一个观摩的机会。”
“古之贤相,比如姜尚、张良、诸葛亮等,哪个不是文韬武略。”
“总不能遇到一些战事,就没有了主意吧。”
“除此之外,眼下内阁阁臣,很多都是从翰林院到詹事府再到六部内阁,这样的升迁顺序。”
“我也想把这个模式改改,内阁的阁老,起码得有地方治理的经验,对此你也要做好一些准备。”
朱由校不介意提前跟洪承畴透露一些信息。
“臣一定跟几位将军好好学习如何练兵!”
洪承畴知道朱由校对自己看重,听了朱由校的打算之后,他心中感动不已,当即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