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以前就听说过,探春早已暗中向崇玉请教诗词文章等,是贾家几姐妹中和崇玉往来最多的。
林如海在和他说了不愿让黛玉嫁予宝玉后,又考虑着贾敏始终希望林家和贾家能亲上加亲,又深知自己如今朝中地位尴尬,儿女婚事更要谨慎,再听黛玉等都对探春赞赏颇多,林如海就对探春也上了心。
且崇玉每每说起婚姻之事,都有夫妻间应有感情基础,林如海虽对这有些不认可,但思前想后,终觉崇玉这些年来,只对探春有些特别,若替崇玉考虑婚事,还要考虑崇玉意愿,竟只有探春最为合适。
于是他早已暗中和贾政商量,待崇玉和探春都长大些,就将探春许给崇玉。
林如海和贾政又对年后之事好一番计议。
贾政决心年后等林如海也出京后,就去寻林如海,还有另一番打算。他自认前半生庸碌无为,仗着祖荫才过了这么多年好日子,现在家道中落,他虽力有不足,也想尽力做些什么。
他更知凭贾家这些人,现在也就贾兰再长大些后应该能担起自己这一房,其他人还不知经此大变能有多少改进,他也奈何不得他们,倒不如离得远些,跟在林如海身边好好学习,好歹也能做点什么,而不是眼看着家里如此,自己还只能在家中等着坐吃山空那天。
而这时的宝玉,正和柳湘莲一起,在柳湘莲家中喝酒聊天。
蒋玉菡和袭人的婚事已筹备着了,只恨婚礼还是定在了宝玉离京之后。蒋玉菡既要准备婚事,又要在忠顺王府里陪侍在忠顺王身侧,因此已忙得顾及不了宝玉多少。
秦钟则被他父亲严加约束,要他用功读,也难得有机会能陪宝玉,故只剩柳湘莲一人,还能与宝玉解闷,也让宝玉少了些胡思乱想的时间。
只这日,宝玉忽就说起了贾珍的夫人尤氏,又说起这尤氏还有母亲并两个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三人在京中,尤氏对母亲和两个妹妹今后在京中的日子颇有担忧,只怕她们寡妇孤女的,会被人欺负了去。
柳湘莲听着就不大着意,只道:“他们的事,又和咱们有何相干?你今儿怎只挑这些来与我说?”
宝玉跺足叹道:“本不该与你说,然前几日我那珍大嫂子想着将要离京,放心不下母亲和妹妹,回了娘家去,又好生商量过了,知道她母亲妹妹都要留在京中,便惦记起了她两个妹妹的婚事,只盼能早日定下。如此,她竟问出她的三妹子早已喜欢你,心中认准非你不嫁,他们和你又不熟悉,才不得不找了我来问。”
柳湘莲大撼。
他因贾珍一家的原因,对未曾谋面的尤老娘母女已先有不好的印象,但听宝玉这般说,他又心生惊诧,虽对这婚事不大满意,但还是问道:“我不记得何曾见过她,她又怎会说非我不嫁?”
宝玉便将前几年尤老娘家里做生日,请了一起串客,里头有个小生,正是柳湘莲。尤三姐就是那时看中了柳湘莲,心事藏在心里,直到如今被老娘和姐姐盘问,才肯说出。
宝玉亦曾和尤家姐妹见过几面,略有些了解,因此现在在柳湘莲面前说了不少三姐的好话,柳湘莲听着,脸色渐不复先前僵硬,似已意动。
宝玉见状,忙又加了把劲,将尤三姐如何刚烈,尤二姐等人又如何说尤三姐定是说得出做得到的,都一一转告柳湘莲。
柳湘莲虽因知道贾珍一家不甚干净,但想着这尤三姐是跟着尤老娘在外居住,虽和贾家来往密切,但尤家这两个未曾出的闺女,应当还是干净女儿家。
他再忖度后,便决定请自己一位姑母帮忙,先到尤家见一见那位尤三姐,听过姑母意见好再决定。
宝玉心知自己多说无益,也就不再劝了,只专心和柳湘莲继续饮酒作乐。
柳湘莲也没拖延,次日就去了拜访姑母,请了姑母帮忙。
因柳湘莲早已到了成婚年纪,偏婚事一直拖着,他那姑母也替他心急,急忙择了日子,就往尤家去了。
转眼已到贾家要离京的日子。
贾家男丁都已准备妥当,就在林家门前等着。
黛玉并宝钗、薛姨妈等,将贾府女眷一一送出门去。
眼看着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迎春姐妹等都已出了门,黛玉难掩心内凄楚,早已红了眼圈,泪珠儿不住滚落。
宝钗心疼地搂着她,柔声劝道:“金陵那边都早有准备,他们这一回去,定能好好的,你不必替他们担心。”
黛玉幽幽一叹,脸贴着宝钗半晌,忽扭过头来,对着宝钗一笑。
“我早就知道的,这世间哪有长聚不散呢?”
第146章
贾家此次返回金陵,走得也是水路。
众人要登船之时,宝玉就见柳湘莲急匆匆赶来。
时间已是不多,柳湘莲也无过多话语宝玉说,只将自己已经和姑母商量妥当,将会由他姑母代为向尤老娘提亲的事说了。
宝玉心中欢喜,又看家中其他人大多上船了,他已无暇与柳湘莲多说,唯有匆匆登上船,又站在船尾呆呆看着岸边的柳湘莲离自己越来越远。
忽地,宝玉又看到替贾家送行的人中有一男一女很是眼熟,他回忆良久,方忆起那男的正是贾芸,女的却是一度在他房里侍候过,后被王熙凤讨去的林红玉。
贾家出事时,林红玉是跟在王熙凤身边的丫头,也吃了一点苦头。但贾芸早早开始跟着崇玉经商,贾家的事也没有过多地牵涉到他这样的旁支,因此他和林红玉很快就不受这事干扰。